南岳慧思随自意三昧禅观思想之探微

南岳慧思随自意三昧禅观思想之探微

ID:13594579

大小:119.5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8-07-23

南岳慧思随自意三昧禅观思想之探微_第1页
南岳慧思随自意三昧禅观思想之探微_第2页
南岳慧思随自意三昧禅观思想之探微_第3页
南岳慧思随自意三昧禅观思想之探微_第4页
南岳慧思随自意三昧禅观思想之探微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岳慧思随自意三昧禅观思想之探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南嶽慧思《隨自意三昧》禪觀思想之探微壹、前言………………………………………………………1貳、慧思禪觀思想之緣起…………………………………..1參、「隨自意三昧」禪觀思想之特色……………………..5一、為入首楞嚴三昧之前行基礎………………………6(一)、與首楞嚴定之關係…………………………6(二)、與諸三昧之關係……………………………10二、為菩薩力行六度之善巧方便……………………….11肆、「隨自意三昧」觀法之結構……………………………22一、禪觀原理—轉識成智……………………………….22二、禪觀之次第…………………………………………..25三

2、、禪觀推檢要領………………………………………..28伍、結語……………………………………………………….30陸、參考書目………………………………………………….3131壹、前言《隨自意三昧》乃天臺二祖慧思禪師現存遺著中較早之論作,此書之旨係在標示「隨自意三昧」禪觀之法要,是慧思禪師根據《首楞嚴三昧經》中「首楞嚴定」之特性,專為初發心的菩薩行者而立慧思在《隨自意三昧》如是云:「…..是故菩薩行威儀舉足下足念念具足六波羅蜜。問曰:此義出何經中耶?答曰出《首楞嚴經》中…..。」,見《卍續藏》98冊,(P688下)。,此法門是落實在日常生活中,依於六種威

3、儀而修的三昧,也是一種說明動中如何修三昧的法門。慧思認為依隨自意之諦觀覺照力,行六度波羅密,不止是新學菩薩完成佛道之前契入諸三昧之前行方便,其最終亦能成就首楞嚴三昧、念佛三昧,與法華三昧並得通達。在禪行次第上,「隨自意三昧」可說是被賦予很重要的角色與地位。為此,本文乃嘗試以慧思所著《隨自意三昧》一書為中心,對其禪觀思想之內涵進行探討,以揭明此思想之特質,或有助於日後對智顗覺意三昧、非行非作三昧思想產生之影響,作進一步的釐清「第八思師,多用隨自意安樂行。第九顗師,用三種止觀,雖云相承,而於法門改轉。」見《佛祖統紀》卷第六,(T54.P178中)。。

4、本文論述之步驟,首先就慧思禪觀思想之緣起來探討,以廓清其思想發展之脈絡。其次,論述「隨自意三昧」禪觀思想與諸三昧之關係,藉以彙整出其間共通之特質。接著,闡明隨自意三昧修法之結構,包括禪觀之原理、次第,以呈現「隨自意三昧」禪觀思想之實質意涵。最後,再依上述之探究總結其後續之影響。貳、慧思禪觀思想之緣起31南嶽慧思禪師是一位在禪法上造詣極深的行者,其禪觀之傳承係來自於北齊時的慧文禪師,慧文素重禪修,據宋代志槃的《佛祖統紀》卷六所載,慧文於閱讀《大智度論》卷二十七中所引之《大品般若經》文時,在依文修觀中,豁然悟得「一心三智」之妙旨「師夙稟圓乘,天真獨悟

5、,因閱《大智度論》(第十三卷)引《大品》云:欲以道智,具足道種智,當學般若。欲以道種智,具足一切智,當學般若。欲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種智,當學般若。欲以一切種智斷煩惱及習,當學般若。論自問曰:『一心中得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斷一切煩惱及習。今云何言?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種智,以一切種智斷煩惱及習。答曰:實一切一時得,此中為令人信般若波羅密故,次第差別說。……。復次,雖一心中得,亦有初中後次第,如一心有三相,……以道智具足一切智,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種智,以一切種智斷煩惱及習亦如是。師依此文,以修心觀。論中三智實在一心中得,且果既一心而得,因豈前後而獲?

6、故此觀成時,證一心三智。』」見《佛祖統紀》卷第六,(T54.P178下)。。又讀《中論》至四諦品之偈:「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見龍樹菩薩造‧鳩摩羅什譯《中論》,(T30.P33中)。而頓悟大乘空有不二之中道之義「師又因讀《中論》至四諦品偈云:『因緣所說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恍然大悟,頓了諸法,無非因緣所生,而此因緣,有不定有,空不定空,空有不二,名為中道。師既一依釋論,是知遠承龍樹也。」同註2,(P178下)。,後以心觀傳授南嶽慧思「師在高齊之世,聚徒千百,專業大乘,獨步河淮,時無競化。所入法門,非

7、世可知。學者仰之,以為履地戴天,莫知高厚。師以心觀口授南嶽,岳盛弘南方,而師之門人在北者,皆無聞焉。」同上註,(P178下)。。慧思受法後,再結合《法華經》的不斷研讀之下,而實證「法華三昧」。換言之,慧思之禪觀思想最初是承襲慧文依《大智度論》、《中論》的「一心三觀」之實相禪「羅什以前,早有依般若、《法華》修空觀即實相觀的。羅什翻譯的《中論》、《智論》、《法華》、《維摩》等,皆詳談實相,因之便為實相禪所本。不過羅什乃弘傳經論者,只是重於教理的研究,並沒有專門倡修禪定,故在羅什的《禪略》,不過傳述觀法而已。後來用於實地修行的,則為慧文、慧思、智者等,

8、從慧文諸師相承下來,才正式地成立中道實相禪。」參見太虛著,《中國佛學特質在禪》,(p12)。而來,之後再經其融攝,援法華真義,入於般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