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的建模

例谈初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的建模

ID:13573407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3

例谈初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的建模_第1页
例谈初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的建模_第2页
例谈初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的建模_第3页
例谈初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的建模_第4页
例谈初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的建模_第5页
资源描述:

《例谈初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的建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例谈初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的建模  建模思想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思想,在习题教学中如果能够渗透建模思想,则可以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很多好处,自然也就能够提高习题教学的效果与效率.  1习题建模概念理解  初中物理习题可谓是浩如烟海,习题是永远做不完的.传统教学中的“题海战术”之所以有时看起来有效果,其实质是让学生在不断的重复训练中获得对题目情境的认识,形成相对固定的解题思路,进而形成一定的解题能力.从效果上来看,此种方法是有效的,但从过程上来看,此种方法容易消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容易让学生认为物理学习就是成天不断地做题,

2、因而一般认为是不可取的.然而现实是,日常教学中我们普遍看到的,题海战术尽管有时附加以有效教学的标签,但却改不了重复训练的本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通过建模的方式为学生建立一类习题的模型,从而减少重复劳动,提升学习能力.  习题建模与新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建模不同.新知学习中的建模往往是指一种教学模式,一种学习模式.而习题教学中的建模,是指从一类题目中提取共同点编制成一道基本的题目,让学生在这种基本题目的训练中获得对这一类题目的共同理解.根据这一理解,习题建模就需要教师对初中物理中的传统题型和热门题型进行分析与综合,以提取其中的共同点,然后在问题解

3、决的过程中,帮学生形成一个基本的思路,从而在学生的思维中形成一套基本的模型.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新的题目情境能够调动已经建立的模型,然后进行拓展延伸,从而实现新问题的解决.总的来说,习题建模是基于基本习题建立起来的思维模型,是为解决一类题目而设计的基本模型.  习题建模并不是一种新的思想,但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赋予其新的内容.我们下面尝试通过热量、内能和热值以及电学知识中的两个重要知识点为例,来谈谈笔者所理解的习题建模.  2习题建模举例分析  示例1光学知识  初中光学知识中涉及的是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等知识.如果这些知识处于

4、零散状态,那对学生的习题解答是没有益处的,因为学生此时的思维中没有一个完整的光的知识体系,而如果通过纯文字的图表或框图来帮学生建立知识体系的话,那又需要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作为支撑.因此我们设计通过图1来概括上述基础知识,让学生通过对图1的理解与重现,来完成光学知识的体系建构.  习题模型:如图1.从光源发出的光发生直线传播、反射及折射.其中,又涉及透明体与反射体颜色的光学知识,涉及光的色散知识,涉及平面镜成像知识.除了凸透镜成像及规律之外,基本上包括了其它光学内容.因而能够帮学生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对光学知识的认识.与光现象相关的习题往往也包含其

5、中,从而使得本模型能够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示例2热量、内能及热值知识  本部分知识涉及到热量的传递、吸收与放出热量的多少、内能的增加与减少,能量的转化、燃料燃烧后产生热量的计算、热传递中的效率等.如果试图通过不同类型的题目进行重复训练,则效果不佳,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不断地做、不断地讲、不断地错就是这一情况的实际写照.那么,这些知识是不是可以融合到同一个题目当中呢?笔者几经尝试,建立了如下一道题目模型,几次训练之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习题模型:如图2,是生活中常见的烧水情形.其中木材燃烧放热用到Q=qm公式,水吸热升温用到Q=cmΔt的公式

6、,其中还涉及到能量转化和转移效率等.因而可以涵盖大部分热量计算的习题.  本习题模型中,如果给出已知条件,如水的质量为2kg,水的比热为4.2×103J/(kg?℃),木材的质量为0.5kg,木材的比热为1.2×107J/kg.则可以提出的问题有:从木材燃烧到水被加热,其中有哪些能量的转化或转移过程?木材完全燃烧后放出的热量是多少?假如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则水的温度会升高多少摄氏度(不沸腾)?假如加热过程中的效率为40%,则水升高的温度又是多少?如果木材的质量是5kg,则水加热后的最终温度是多少?  本模型的特点是:(1)以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烧

7、开水素材为例,学生在理解素材上没有困难,从而就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到过程分析与问题解决当中来;(2)本过程中涉及到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以热传递的方式转移到加热容器和水中的情形,一是能量的转化,一是能量的转移,可以带动能量转化和转移的知识;(3)本过程中的燃料燃烧可以巩固到Q=qm公式的运用,而水被加热则巩固到Q=cmΔt公式的运用;(4)当效率不是100%时,其又可以加深学生对Q吸=ηQ放(η为加热效率)的认识;(5)如果我们将加热容器改成试管(蒸气冲开塞子)的例子,还可以用来加强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的知识.  根据我们的教学实践,这一

8、模型在新课教学以及单元练习和质量监测中得到两至三次训练,学生就有可能形成深刻的印象,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示例3电学知识  在电学知识中有一个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