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贵州黔东南州2016中考试题政治卷(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本试卷包括思想品德卷和历史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l.答题时,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和连线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主观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思想品德卷(本试卷为1~4页,共五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个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36分)本题每小题均有A、B、C、D四
2、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相应的答题卡上。1.责任就是力量。2015,无数颗火热的责任心推动着中国的发展与进步。责任就是A.人人都不能出错,出错属不负责任B.只考虑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C.应当做的事情和不应该做某些事情D.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对自己负责【答案】C【解析】考点:责任2.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这说明A.人生难免有挫折B.挫折无处不在,是战胜不了的C.要正确认识白己D.遇挫折要回避,遇困难要绕行【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挫折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题文中的观点表明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
3、具有两面性,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所以B观点错误;对待错误,我们要敢于面对并用于战胜,所以D观点错误;C观点虽然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选A考点:挫折3.“等你考上大学,妈妈就享福了;等你毕业了,妈妈就享福了;等你结完婚,有了孩子,妈妈就享福了……”“奶奶,等我长大了就让你享福啊!”央视的这则公益广告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是A.跨越代沟,关心体贴父母B.要尊重理解父母,听从父母的安排C.与父母沟通,有话好好说D.孝敬父母不能等待,要从小事做起【答案】D【解析】考点:孝敬父母4.近日,校园暴力成为网络热议话题,群殴、羞辱以及烫烟头等校园暴力频发,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远
4、离校园暴力,作为中学生,我们要①懂得控制情绪,宽容他人②珍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③提高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④提高自我保护能力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自我保护的认识,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解运用,作为中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宽以待人,珍爱生命,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学会自我保护等,所以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选C考点:自我保护5.某校中学生准备编辑一期墙报,主题是“白觉维护民族团结”。下列选项符合这一主题的有①各民族同学互相帮助,共同进步②了解和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③公民要履行维护民
5、族团结的义务④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维护民族团结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作为中学生,要维护民族团结,就要做到“三个尊重”,与各民族同学友好相处,积极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所以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B考点:维护民族团结6.李伟:“兄弟,我昨天被蒙骗吃了一粒摇头丸,我该怎么办?”龙涛:“不要紧张,吃一次西次没事的,但千万不要再吃了。”面对这种“被蒙骗吸毒”,我们应该:①只是朋友的玩笑,不必见怪②谨慎交友,不交损友③依法检举,行使自己的权利④提高警
6、惕,保护自己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解析】考点:怎样保护自己7.参加“黔东南关爱山区儿童公益协会”的网络爱心人士和志愿从事公益事业人士,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贫困、留守、单亲、残疾”儿童关爱和帮扶活动。他们的行为告诉我们①构建和谐社会,人人有责②要热心公益,服务社会③“百年大计,教育为本”④甘于奉献,实现人生价值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公益活动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情感态度价值观,题文中的公益活动属于无私奉献的行为,是具高度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在奉献中提升了自己生命的价值,所以我们要热心
7、公益,服务社会,其中③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选C考点:社会公益活动8.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花落北京,节俭办赛是北京申奥的一大理念和目标。下列同学对“节俭办赛”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杨敏:“节俭办赛有损我国的国际形象。”B.陈花:“我们有经济实力,用最节省的钱办最好的冬奥会。”C.皇宇:“节俭是美德、是责任,艰苦奋斗精神不能丢。”D.圆圆:“反对铺张浪费、奢侈挥霍的生活作风已深入人心。”【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察学生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题文中的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