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54623
大小:2.72 MB
页数:80页
时间:2017-11-10
《ot-3-组织理论思想的演变-行为科学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组织理论(II)第三讲行为科学理论一、行为科学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准备二、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一)霍桑实验与行为科学的建立(二)个体行为的研究(三)领导行为的研究三、行为科学理论总结一、行为科学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准备●对人的研究,古典理论涉及的非常少●“经济人”假设受到置疑●发展更加符合人性的管理理论,需要心理学的帮助“人们并不是理性的,而是由本性支配的。”——DanielA.Wren●古典管理理论以工作为中心特点:封闭、集权、稳定●行为科学理论以人为中心特点:开放、分权、参与●现代组织理论以系统和环境为中心特点:动态、系统、权变1.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行为科学的产生
2、:1920s-30s●“行为科学”概念的提出:1949年Chicago的一次跨学科研讨会●行为科学的含义◆广义的:是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以及低级动物的行为)的一切科学,包括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中类似的观点和方法。◆狭义的:是指应用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成果,来研究组织管理过程中人的行为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律的一门学科。◆通常所说的行为科学多指狭义的含义●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泰勒科学管理的后果:劳动生产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显著增大,但工资增长有限1913-1929:USA:加工工业生产率提高65%
3、,工人实际工资增长26%◆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8◆寻求改善的措施:经济学领域:A.Smith的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JohnMaynardKeynes国家干预主义管理学领域:F.W.Taylor的科学管理=>G.E.Mayo开辟的人群关系和行为研究的新方向二、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一)霍桑实验与行为科学的建立“在经营方法中,只要专业化的商业不考虑人性和社会动机,我们也许可以认为罢工和怠工是伴随工业出现的正常产物.”——GeorgeEltonMayo1.梅奥与霍桑实验●霍桑实验的背景◆泰勒科学管理引起的劳资纠纷=>管理学家深入研究:是什么因素决定工人的劳动效率
4、?◆霍桑实验的第一个回合:1924-1927:美国科学院组织了一个研究小组进行◆霍桑实验的第二个回合:1927-1932: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的主持下继续进行◆梅奥(GeorgeEltonMayo,1880-1949)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原籍澳大利亚简历原籍澳大利亚,1922年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帮助下,梅奥移居美国,1923~1926年期间他作为宾西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为洛克菲勒基金会进行工业研究。1923年在费城附近一家纺织厂就车间工作条件对工人的流动率、生产率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1926年进入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从事工业研究,任工商管理研究院工业研究室副教授。1927年冬,
5、梅奥应邀参加了始于1924年但中途遇到困难的霍桑实验,从1927~1936年断断续续进行了9年的实验研究。于1929~1947年期间担任工业研究教授,并在退休时获得了“荣誉退休教授”的头衔。核心思想:动机和团队工作(Motivationandteam-working)主要著作:《工业文明中的人类问题》(TheHumanProblemsofanIndustrialCivilization)霍桑实验霍桑实验的初衷是试图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等外在因素,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实验由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资助,MIT的一个研究小组实施实验在西方电器公司(WesternElectricCom
6、pany)位于Chicago郊外霍桑镇的工厂(制造电话交换机)进行霍桑实验从1924年到1932年,先后进行了四个阶段的实验:(1)照明试验(1924-1927)(2)继电器装配工人小组实验——“福利实验”(3)大规模访谈1927~1936(4)继电器绕线组工作室的实验——“群体实验”(1)照明试验(1924-1927)●实验目的:照明的强度对生产效率所产生的影响●实验方法:在厂内选择了一个绕线圈的班组,把它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改变照明条件●结果1:实验组不断改善照明条件,而对照组的照明条件不变。实验设计者原来认为实验组的产量一定高于对照组,但结果是两组产量都在提高。●结
7、果2:采取相反的措施,把两名女工单独安排在一个房间里,照明亮度降低,即实验组条件改变但结果产量仍在提高。=>结果似乎难以解释:生产效率是如何提高的?●梅奥1928和1929年到霍桑镇的工厂进行了短暂的访问●他感到解释霍桑秘密的关键因素是“小组中精神状态的一种巨大变化”●可能有两个原因:1.工人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劳动,他们认为这是雇主对他们的重视,于是产量提高;2.实验中管理人员与工人、工人与工人之间关系融洽,促使实验中两组的产量都有提高。=>在调动工人劳动积极性方面,照明等劳动条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