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540668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3
《问题探究式教学法是高效课堂的沃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问题探究式教学法是高效课堂的沃土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案例从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等方面阐述了问题探究式教学法是高效课堂的沃土 [关键词]:创设探究发现高效课堂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求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初中数学的问题探究性学习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发展为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教师在探究式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
2、学中,设计的数学问题必须具有探索性,要能激发起学生探索的愿望,为学生参与探索提供能体现现实性、可探性、实践性、准确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情境。 1.巧设引入问题情境 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当中,激发他们对问题、现象保持一种敏感和好奇心,形成探究意识。在导入新知时,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每堂课一开始,教师揭示课题后,把本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创设成若干问题情境,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或形象的画面等,使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目标和知识重点。 2.巧设阶段问题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可以围绕每个教学目标
3、,创设一系列小问题,制造认知冲突,使学生感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同时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知识的兴趣。如教学6.1平方根(1)设置问题(1)为参加美术作品比赛,小鸥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dm2的正方形画布作画,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若面积是1、9、16、36、时,边长又是多少呢?(2)已知一个数的平方,怎样求出这个数呢?教师展示图片并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回答问题.教师倾听学生的解题过程,并对学生的回答总结如下: 因为=25,所以正方形画布的边长是5dm. 在此基础上,学生独立求出面积为1、9、16、
4、36、的正方形的边长为1、3、4、6、.学生清理思路,阐述观点.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总结: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求这个正数的思想方法是平方运算的逆运算.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出算术平方根的有关概念及规定 3.巧设发散式问题情境 最有魅力的教学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发问。如学生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之前,教师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内在联系,在学生回忆边、角元素后,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图,一块打破成三块的三角形玻璃,要想到玻璃店配制一块一模一样的回来,你可以带哪块去就行了?若带Ⅰ
5、去,带了三角形的几个元素?若带Ⅱ去,带了三角形的几个元素?若带Ⅲ去,带了三角形的几个元素?这就是一个极为关键的富含启发性的问题,它引起了学生深入思考的兴趣,并为学生学习“角边角定理”奠定了基础。当学生经过思考后,要求学生动手实践,通过带去的玻璃画出复原三角形。问题“这样画出来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全等吗?”于是教师用来引出教学中,可以就某一知识点为中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途径、角度,去观察、操作、猜想,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现问题,创造新知识,从而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问题探究性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6、 “学生在学习中是认识的主体,是实践的主休,又是发展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活动就是学生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发展的基础,无论是学生思维、智慧的发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的形成,都必须经过学生主体自觉参与、全身心投入的活动来实现。 1.加强直观操作,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 数学知识具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性,为适应学生的思维方式,指导学生抽象数学知识和原理,就需要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获得大量感性认识,建立表象,以此作为进行抽象数学知识的支柱。例如教学“轴对称”时,用剪纸、蝴蝶标本及教室中的黑板、门窗等教师在结
7、合多媒体课件演示后,再让学生围绕这生活情景分组进行生活体验,发展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促进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能力的发展。 2.训练语言表达,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正确的思维方法离不开语言的支持。(1)创造机会,鼓励学生敢说。不同年龄、不同智力基础不同个性的学生,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差别很大。有的能独立说明算理,有的需在教师的引导下说明算理,有的在教师引导下说明算理还很困难,但是不管怎样,我们都要给全体学生说话的机会,说错了不要紧,只要大胆说就可以。特别是对于那些不善于言语表达的
8、同学,更需要热心鼓励。(2)教给方法,使学生能说。要形成能力,需要经常性的培养,日积月累。同时要让学生认真听别人说,提出自己的补充意见或不同意见,使学生说的水平进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