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先秦法家文本《商君书》《韩非子》的治安学解读 (3)

对先秦法家文本《商君书》《韩非子》的治安学解读 (3)

ID:13509679

大小:4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3

对先秦法家文本《商君书》《韩非子》的治安学解读 (3)_第1页
对先秦法家文本《商君书》《韩非子》的治安学解读 (3)_第2页
对先秦法家文本《商君书》《韩非子》的治安学解读 (3)_第3页
对先秦法家文本《商君书》《韩非子》的治安学解读 (3)_第4页
对先秦法家文本《商君书》《韩非子》的治安学解读 (3)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先秦法家文本《商君书》《韩非子》的治安学解读 (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对先秦法家文本《商君书》《韩非子》的治安学解读春秋战国时期(前8-3世纪),是我国古代治安的草创期,治安领域充满着活力。其突出表现一是各项治安管理业务如户籍登录管理、公共场所管理、危险违禁品管理、交通安全管理、特种行业(旅店、医巫、兵器等)管理、消防管理、王室禁卫、间谍特务活动等都已纷纷展开,并初具规模,积累了丰富多样的社会管理和国家治理的实践经验;二是诸子百家尤其是政治革新家、法家理论家们对古代治安作了深入而系统的论理性思考与探索。他们关于国家治安职能、治安法理的论述,关于国家治安模式、治安体制的构想,关

2、于国家治安对策、治安手段的叙述,无不显示出高度的政治智慧,奠定了我国古代社会管理思想的基本框架。特别是商鞅、韩非等人,提出了法术势并用、以法治国的政治主张,提出了创建封建大一统中央集权制政权、组建覆盖全社会的治安网络的可行性方案,阐发了“法与时移,禁与能变”的治安方略,商鞅还直接领导了秦国的治安改革。他们的治安思想,指导并制约了我国两千余年的封建治安,深刻而久远地影响了我国古代的社会形态,其正面和负面的作用都不可低估。可以说,先秦法家的治安思想与实践,对于我国治安学的理论构建,具有独特的学理价值,应该得到警

3、界学人的高度重视.    (一)“治安”概念的提出及其学理界定治安,作为一个专用的政治术语,在我国思想文化史上,是由先秦法家理论集大成者韩非率先提出来的。他曾明确指出:“急耕田垦草以厚民产”;“修刑重罚以为禁邪”;“征赋钱粟以实仓库,且以救饥馑而备军旅”;“境内必知介而无私解,并力战斗以擒虏”:“此四者所以治安也!”(引自《韩非子•显学》篇,下引本书简称"韩")很明显,他在这里所说的“治安”,涵盖了国家机器的多种重要职能:1.发展生产首先是农业生产,从而增殖民众财富,这是国家安定的基本保障。2.推行法制特别

4、是严刑重罚,禁止奸邪罪恶,这是国家治安的基本任务。3.征收赋税充实国家府库,备战备荒,这是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4.举国上下并力对敌,消解、防遏民间私仇私斗,维持良性社会生活秩序,这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看来,韩非子所论述的治安,是从国家政治生活的全局加以考察的,这是一种“大治安”的理念。这就使他的思想不仅有宏阔的实践视野,又能获得深广的理论支撑。在我国几千年文化史上,它一直得到人们的认同。如西汉文帝初年,讨论设立太子的问题,就有“古者殷周有国,治安皆千余岁”的说法。(参见《史记•文

5、帝本纪》)思想家贾谊上书汉文帝,“因陈治安之策”,纵论国家政治、经济、文教、外交、军事等各方面的当务之急,他论的便是大治安。明代名臣海瑞上《治安疏》,清人陆寿铭作《治安文献序》,都直接承续了韩非的“大治安”理念。其实,在西方,古希腊、古罗马人所说的“警察”概念,其本义既涵盖了城邦国家的一切世俗政治又包括了宗教管理,直到中世纪政教分离之后,才把宗教管理分离出去,这与中国古代对“治安”的理解大体等值。我们今天研究古代治安(或曰古代警察),在注重传统理解的基础上,当然应该予以学理性的界定。我们认为:治安,是国家政

6、权在社会管理和国家治理过程中,运用警治禁卫力量,对社会依法实施的权威管理。它要维护社会安全有序的生活秩序和生产秩序,保证国家的良性政治秩序,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安宁有序。这样的界定有五层要义:一、它是国家意志,国家职能;二、它是通过警治禁卫力量来实施的;三、要依法进行;四、其目的是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的安居乐业。要实现国家的治安,首先,统治阶级、统治集团必需提出国家治安理论,制定国家治安方略、治安决策、治安法规;其次,历代政府必需采用相应的治安体制、治安模式,配置一定的治安机构、治安力量及治安设施

7、;从而有效地开展各项治安管理业务,如户口管理、交通管理、危险违禁品管理、皇室等要害部门的安全禁卫、消防管理、监狱管理、边防管理、间谍特务活动,救灾拯恤工作。我们研究先秦法家治安思想也就在这个框架内进行了。我国先秦国家建设史、社会管理史的文献资料汗牛充栋,相关学科的研究资料浩如烟海,还有极其丰富的地下与地上历史文物、历史遗迹可供考察、可供印证。这为研究先秦治安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二)治安是社会的需要、国家的职能      治安,从语义学的角度去看,是由治而安,为安而治。治即治理、整治,安即安全

8、、安宁。合起来说,是“通过治理而实现安全”。它既是一个动态过程又涵盖其运作结果。韩非说:“民之政计,皆就安利,如避危穷。”(《韩•五蠹》)就安趋利、避危去穷,这是人的本能需要。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也认为:人,有五大基本需要,居于前三位的便是饮食、男女和安全。(参见《人的潜能》一书)而安全则是其他各项追求的保障和前提。中国人自古就把“福寿康宁”视为终身生活目标,安宁同样是追求的重要目标。但是,安全并不是人类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