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与方程专题复习(教师)

直线与方程专题复习(教师)

ID:13471259

大小:21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2

直线与方程专题复习(教师)_第1页
直线与方程专题复习(教师)_第2页
直线与方程专题复习(教师)_第3页
直线与方程专题复习(教师)_第4页
直线与方程专题复习(教师)_第5页
资源描述:

《直线与方程专题复习(教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直线与方程专题复习【学习目标】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探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经历用代数方法刻画直线斜率的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3能根据斜率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  4根据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探索并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体会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5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  6探索并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学习流程】一、知识归类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是反映直线倾斜程度的两个量,它们的关系

2、是(.(2)直线倾斜角的范围是.(3)直线过两点的斜率公式为:.2.两直线垂直与平行的判定(1)对于不重合的两条直线,其斜率分别为,,则有:;.(2)当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斜率都不存在时,这两条直线;当一条直线斜率为0,另一条直线斜率不存在时,两条直线.3.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名称方程形式适用条件点斜式不表示的直线斜截式不表示的直线两点式不表示的直线截距式不表示和的直线一般式注意:求直线方程时,要灵活选用多种形式.4.几个距离公式(1)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是:.(2)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3)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是:.二、典型例题题型一: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问题例1已知坐标平

3、面内三点.(1)求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2)若为的边上一动点,求直线斜率的变化范围.学法指导:由题目可获取以下主要信息:(1)、、三点的坐标已知.(2)直线经过线段上的某个动点.(3)求斜率及变化范围.解答本题可借助图形,第(1)问利用斜率公式求斜率,由斜率与倾斜角的关系求倾斜角.第(2)问可借助图形直观观察得直线斜率的取值范围.本题小结:数形结合运动变化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常用思想方法和观点.当直线绕定点由与轴平行(或重合)位置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与轴平行(或垂直)时,斜率由零逐渐增大到(即斜率不存在);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与轴平行(或垂直)时,斜率由零逐渐减少到(即斜率不存在)

4、.这种方法即可定性分析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也可以定量求解斜率和倾斜角的取值范围.题型二:直线的平行与垂直问题例2已知直线的方程为,求下列直线的方程,满足(1)过点,且与平行;(2)过,且与垂直.学法指导:解答本题可先求出的斜率,然后由平行(垂直)的条件得所求直线的斜率,再由点斜式写方程;也可由两直线平行(垂直)的方程特征,设出方程,再由待定系数法求解.本题小结:与直线平行的直线方程可设为,再由其他条件列方程求出;与直线垂直的直线方程可设为,再由其他条件求出.题型三:直线的交点、距离问题例3已知直线经过点,且被平行直线所截得的线段的中点在直线上,求直线的方程.学法指导:已知直

5、线过点要求直线的方程,只需求另外一点或直线的斜率即可.本题小结:解此类题目常用的方法是待定系数法,然后由题意列出方程求参数;也可综合应用直线的有关知识,充分发挥几何图形的直观性,判断直线的特征,然后由已知条件写出直线的方程.题型四:直线方程的应用例4已知直线.(1)求证:不论为何值,直线总经过第一象限;(2)为使直线不经过第二象限,求的取值范围.学法指导:解答本题可先将一般式方程化为点斜式方程,然后指明直线恒过第一象限内的某点可证得第一问;第二问可先画出草图,借助图形,然后用“数形结合”法求得.本题小结:含有一个参数的直线方程,一般是过定点的,这里对一般式灵活变形后发现问题

6、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变形后特点还不明显的情况,可研究直线过定点.【检测反馈】1.若直线过点则此直线的倾斜角是().(A)(B)(C)(D)2.过点和的直线与过点和点直线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重合(C)平行或重合(D)相交或重合3.过点且垂直于直线的直线方程为().(A)(B)(C)(D)4.已知点则到两点距离相等的点的坐标满足的条件是().(A)(B)(C)(D)5.直线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形大致是().6.直线被两直线截得线段的中点是原点,则直线的方程为.7.已知若平面内三点共线,则=.8.过点且纵、横截距的绝对值相等的直线共有().(A)1条(B)2条(C)

7、3条(D)4条9.已知直线过点,且被平行直线与截得的线段长为,求直线的方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