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434105
大小:5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2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有机化学》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应用生物技术专业总学时:65课时(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有机化学》是高等农、林、牧等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是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它主要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分类、结构和性质。揭示有机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变化规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各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熟悉一些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鉴别、合成方法和用途,为今后《生物化学》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重点讲授各类烃的衍生物的分类和命名,结构和性质、合成和鉴别,烃的部分由于高中时已作较详细的介绍,可以略讲,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核酸部分在生物化学中还要作详细的介
2、绍,也可以略讲。要求学生掌握各类烃的衍生物的命名、结构、官能团和性质,熟悉它们的合成和鉴别,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用途。实验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熟悉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实验、提取实验和性质实验,做到理论教学和实验相结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巩固所学理论,提高实践技能。(三)理论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1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1-2共价键§1-3有机化合物分类第二章开链烃§2-1烷烃一、烷烃的同系列和同分异构体现象二、烷烃的命名三、烷烃的结构与构象四、烷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2-2烯烃一、乙烯的结构二、烯烃的命名和异构现象三、烯烃的物理
3、性质、化学性质四、诱导效应与马氏规律的解释§2-3炔烃一、乙炔的结构二、炔烃的命名和异构现象一、炔烃的物性质、化学性质§2-4二烯烃一、二烯烃的分类和命名二、1,3—丁二烯的分子结构三、共轭体系与共轭效应四、1,3—丁二烯的化学性质教学目的要求:要求重点掌握烷烃、烯烃、炔烃的命名、结构和性质,熟悉有关的杂化轨道理论和同分异构体现象。第三章环烃§3-1环烷烃一、环烷烃的分类和命名二、环烷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三、环烷烃的稳定性和分子结构的关系四、环烷烃的顺序异构和环已烷的构象§3-2芳香烃一、芳香烃的分类和命名二、苯的分子结构三、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四
4、、苯环上亲电取代的定位规律五、稠环芳烃六、休克尔规则与非苯芳烃本章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各类环烃的分类和命名,掌握环烷烃、芳香烃的结构和性质,重点掌握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规律。第四章卤化烃§4-1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一、分类二、命名§4-2卤代烃的性质一、物理性质二、化学性质三、卤原子的化学活性与卤代烃结构的关系§4-3亲核取代反应历程和消除反应历程一、亲核取代反应一、消除反应历程§4-4重要的卤代烃本章教学目的要求:熟悉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掌握卤代烃的物理、化学性质、重点掌握卤原子活泼性与卤代烃结构的关系,亲核取代反应历程及消除反应历程。第五章醇、酚、醚§5-1
5、醇一、醇的分类和命名二、醇的物理性质三、醇的化学性质四、个别化合物五、硫醇§5-2酚一、酚的分类和命名二、酚的物理性质三、酚的化学性质四、个别化合物§5-3醚一、醚的分类和命名二、醚的物理性质三、醚的化学性质四、硫醚本章教学目的要求:熟悉醇、酚、醚的官能团、分类和命名、掌握醇、酚、醚的物理、化学性质,了解一些常见的醇、酚、醚化合物。第六章醛、酮、醌§6-1醛和酮一、醛、酮的分类和命名二、醛、酮的物理性质三、醛、酮的化学性质四、个别化合物§6-2醌一、醌的结构和命名二、醌的性质三、个别化合物本章教学目的要求:熟悉醛、酮、醌的官能团分类和命名,掌握醛、酮、醌类化
6、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了解常见的醛、酮、醌类化合物。第七章羧酸和取代羧酸§7-1羧酸一、羧酸的分类和命名二、羧酸的物理性质三、羧酸的化学性质四、个别羧酸§7-2羧酸的衍生物一、羧酸衍生物的命名二、物理性质三、化学性质四、酯化反应历程§7-3取代酸一、羟基酸二、羰基酸本章教学目的要求:熟悉羧酸和取代羧酸的分类和命名、掌握羧酸和常见取代羧酸的物理、化学性质,了解酯化反应历程。第八章旋光异构§8-1物质的旋光性一、偏振光和旋光性物质二、旋光仪和比旋光度§8-2旋光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一、手性与手性分子二、对称因素与手性碳原子§8-3含一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旋光异构一
7、、对映体二、外消旋体三、旋光异构体构型的表示式四、旋光异构体的标记法§8-4含两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旋光异构一、含两个不相同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二、含两个相同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本章教学目的要求:熟悉旋光性的基本概念,了解旋光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掌握含一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旋光异构现象。第九章胺和酰胺§9-1胺一、胺的分类和命名二、胺的结构三、胺的物理性质四、胺的化学性质五、个别胺的化合物§9-2酰胺一、概述二、酰胺的物理性质三、酰胺的化学性质四、碳酸的酰胺本章的教学目的要求:熟悉胺和酰胺类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掌握胺类、酰胺类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了解个别胺类化
8、合物的作用。第十章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10-1杂环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