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行单肺通气的临床研究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行单肺通气的临床研究

ID:13429190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2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行单肺通气的临床研究_第1页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行单肺通气的临床研究_第2页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行单肺通气的临床研究_第3页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行单肺通气的临床研究_第4页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行单肺通气的临床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行单肺通气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行单肺通气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行单肺通气(即OLV)对患者的呼吸循环及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行开胸手术的3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为18例,对照组行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实施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用药情况、呼吸循环及各项应激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用药情况、呼吸循环及各项应激指标的变化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的意义。

2、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下,患者的呼吸及循环系统平稳,患者的应激反应较轻微,且未见显著性的并发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关键词】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单肺通气  单肺通气(即OLV)技术在现代麻醉学技术的中占有重要地位,而静吸复合麻醉这一方法作为OLV技术的传统麻醉方法,常用的吸入麻醉药对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致使肺通气或血流的比值失调加重,使肺内分流(Os/Qt)增加[1]。临床研究认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行静脉麻醉可使OLV下的(Os/Qt减小,但是对患者的呼吸、循环以及应激的影响还有待

3、进一步的研究。本研究选取36例在我院行开胸手术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旨在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下行单肺通气对患者的呼吸循环及应激的影响,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将研究方法与结果作如下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行开胸手术的3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男17例,女19例,年龄为:19―66岁,体重为51―81kg。均无心血管、肝肾以及内分泌病史和精神病史。其中,单纯肺叶切除或者全肺切除术为25例(主要疾病为肺结核、肺癌、支气管扩张及炎性假瘤),纵隔肿物切除术为6

4、例(主要是畸胎瘤、胸腺瘤、神经性肿瘤),食管癌根治术为5例。将36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1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相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因而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实施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  术前30min对患者行肌注0.5mg阿托品和5mg咪达唑仑,入手术室后,开放患者的静脉通路,并常规进行输液。对照组患者的麻醉诱导使用静注3μg/kg芬太尼和1.5―2mg/kg丙泊酚以及1.5mg/kg琥珀胆碱,然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使用吸入l%一2.

5、5%的异氟烷、50%的N20(注:OIX时须停止吸人N20)、持续输注0.1―0.2μg/(kg?min)瑞芬太尼以及间断静注0.02一O.03mg/kg的维库溴铵。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诱导使用2―4μg/ml血浆靶控丙泊酚,静注2μg/kg瑞芬太尼以及1.5mg/kg琥珀胆碱,然后插管,麻醉维持则使用1―3μg/ml血浆靶控丙泊酚,并持续输注0.1~0.25μg/(kg?min)瑞芬太尼以及间断静注0.02―0.03mg/kg维库溴铵。两组患者均使用美国Datex80型麻醉机机械进行通气,呼吸频率为12―17次/min,吸呼比是1:

6、1.5―2,潮气量为6―10m]/kg,麻醉深度指数(即CSI)需维持在38和60之间,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即PErC02)需维持在35―45mmHg,NAP的波动幅度为≤20%的基础值。若出现收缩压(即SBP)<90mmHg的情况,则静脉输注麻黄素5―10mg,若出现SBP>160mmHg或者舒张压(即OBl')>100mmHg的情况,则静注10mg乌拉地尔,若出现心率(HR)<50次/min的情况,则静注0.3―0.5mg阿托品[2]。手术后,患者的呼吸恢复,且在吸人空气时的Sp02≥96%以及呼之睁眼

7、时,可拔除气管导管。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用药情况、呼吸循环及各项应激指标的变化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来表示,组间对比应用t检验,疗效比较运用秩和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的比较  对照组麻醉用药至手术切皮的时间为(25.84±6.58)min,观察组则为(24.95±6.82)  min,对照组患者的苏醒时间为(15.73士5.52)min,观察组患者为(

8、15.38±4.93)min,两组患者的一般麻醉情况相比,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Sp02和血气变化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的Sp02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比较差异显著(P<0.01)。  2.3两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