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381163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2
《2.5.7、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结构改革陈述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整合方案 课程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要从我院院情出发,立足于课程的现状,不断总结课程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另一方面,要结合市场对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要求,建立技术型教学体系,促进课程结构体系整体优化,更新教学内容,以此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 一、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院一个比较规范的课程体系开发过程大体上要历经7个阶段:市场调研、设置专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计划(或教学计划)、制定课程标准(
2、或教学大纲)、自编教材或选购教材、试运行.以及修改完善。每个阶段又包含着若干个环节或过程,涉及到学院领导、教务处、招生就业部门,各系、教研室、教师及行业专家等多个部门和人员,要层层落实,层层审核,从过程的管理上看似严密,但多年的实践表明普遍存在以下诸多问题: 1.流程过长,效率不高,市场适应性差。从准备开发新专业进行市场调研开始,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计划,制定课程标准,直至编写出教材,新专业开始招生上课,20余个环节要层层落实,层层审核,涉及部门多、人员多,所需召开的会议多,流程过长,效率很难提高;同时,层层落实有可能造成
3、对上级文件及学院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理解上的偏颇;层层审核看似多个环节把关,其实是机构过多,责任不清;部门多,过程接口衔接不好,沟通不利,也将直接影响课程开发的结果;流程过长造成对市场适应能力差。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立起对市场的快速反应机制对高职院校的发展非常重要。 2.“人情关”难以跨越,“因人设课”现象严重。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计划的制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培养方案及课程计划由教研室专业教师负责开发,由于受教师的专业素质、精力以及获取信息不够全面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学校不能准确了解人才市场需求或岗位所
4、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尤其是培养方案及课程计划由专业教师制定,等于教师自己定计划自己执行,这样,常常就会出现“有什么教师开什么课,有什么设备进行什么实训”的问题,并未按实际需要去设计课程,而是因师资、设备等实际的资源去设置课程,并且,在实施过程中若发现问题需要进行调整或课程的整合时,也会因“人情”、资源等问题致使解决方案搁浅,其结果是严重影响了课程开发及人才培养的质量。 3.过程接口管理不当,脱节现象严重。课程开发所需的整个历程较长,涉及的部门多、人员多,过程接口多,管理上只是各管各段,对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没有一个部门
5、或专门人员全面负责,未能形成系统管理。另外由于课程开发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因人设课、管理不当等原因造成的课程计划的不充分、不适宜,以致在执行过程中不能按计划执行,改动频繁且随意性强,失去了课程计划的严肃性,因此,很难保证课程开发的有效性及人才培养的质量。4.课程开发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复合型人才。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只有一条专业主线是不够的,还需要第二条、第三条主线。由于专业局限性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开发的专业从专业名称上看似复合型,而实际的教学内容往往严重偏向于制定者一方,而另一条
6、线根本称不上一条主线,甚至连一条辅线也称不上,只是加了几门课而已,并未实现两个学科的有机结合,因此不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 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 在计算机课程改革研究中,其目标定位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课程结构、专业口径、人才培养目标乃至教学方法实施等问题。应当说,课程改革的目标定位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吻合的。在课程改革目标选择上,不仅要有助于学生树立符合市场机制的就业观念,增强学生的就业素质,同时又不能以浪费教育资源为代价。通过课程体系改革,使学生既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又有较强的就业弹性和广泛的适应性。
7、因此,课程改革在目标定位上,我们应充分:考虑学生能多次就业、转岗的需要,坚持“宽基础、多方向、厚基础、强技能”的原则。既掌握一类职业岗位共同的专业理论,又能在这些专业理论基础上把已形成的能力在相应职业岗位范围内发生转移,达到上岗无须过渡,转岗不必培训之目的。 具体是: 1.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倾向性,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 2.注重与人文学科的结合。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知识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
8、能的能力。 3.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实现“多证书”制度。 4.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适应行业和社会对应用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