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见蔡桓公》教学设计

《扁鹊见蔡桓公》教学设计

ID:13347608

大小:3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2

《扁鹊见蔡桓公》教学设计_第1页
《扁鹊见蔡桓公》教学设计_第2页
《扁鹊见蔡桓公》教学设计_第3页
《扁鹊见蔡桓公》教学设计_第4页
《扁鹊见蔡桓公》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扁鹊见蔡桓公》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扁鹊见蔡桓公》教学设计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李树锐教学目标:1、了解韩非子及其著作;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2、理解课文内容及其寓意;学习本文对比的写法。3、初步理解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的人生哲理。4、认识讳疾忌医的危害,理解防微杜渐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朗读、研讨。课型:新授课。课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你们知道成语“讳疾忌医”吗?“讳”的意思是:有顾忌不敢说或不愿说。“忌”:是嫉妒,猜忌。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怕人知道有病而不肯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思改正。这则故事中的蔡桓公就是这样一个人

2、。他的结果如何呢?我们一齐来看看课文。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扁鹊,战国时医学家。医术高明,所以人们就用传说中的上古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蔡桓公,蔡国国君。见,拜见。题目的意思是扁鹊拜见蔡桓公,交代了故事的内容。2、作者: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韩国贵族出身,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看到韩国国力日益削弱,韩非几次劝谏韩王,但韩王听不进去。在韩非在世的时候,他写的这本书的名声就很大了,当时还是秦王的秦始皇读到了其中的《孤愤》、《五蠹》等篇章,非常喜欢,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但在公元前234年,韩非奉命出使秦国时,却被李斯陷害入狱,后来被逼服毒自尽。

3、3、关于《韩非子》:本书全面地阐述了思想家韩非的深邃的理念与明确的主张,也生动地展现了文学家韩非的独特的文采与峭刻的风格。本书的思想理论是丰富多彩而又特色鲜明的。韩非坚持进步的历史观,基于对人类社会由“上古”、“中古”、“近古”到“当今”的发展过程及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特点的认识,他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指出“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表现出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在政治思想上,韩非对先秦儒、道、墨等各家既有批判又有吸收,特别是有选择地接受并发展了前期法家思想,综合商鞅的法治,申不害的术治,慎到的势治理论,提出了一套体系完整、逻辑严密的法

4、、术、势三者合一的君主专制的统治术。4、背景链接:战国时代是群雄并立、战乱频繁的年代,也是人才辈出、学术思想空前活跃的年代。诸子百家为了宣扬自己的主张纷纷著书立说,聚众讲学。“时势造英雄”,这样的时代要求当时的作家的著作逻辑严谨,精心选材,说理透彻,令人信服。本文仅以199字的篇幅包容了丰富的内容、深刻的哲理。在运用比喻说理、叙述事件、塑造人物等方面都不失为先秦散文中的佳作。5、学习生字:有间(jiàn)好(hào)应(yìng)还(huán)汤(tàng)齐(jì)6、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全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开头至“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5、写扁鹊四次拜见蔡桓公。第二层(“桓侯故使人问之”至“臣是以无请也”),写扁鹊对桓侯病情的分析。第三层(“居五日”至文末),写桓侯终于病死。四、教师小结:这篇文章讲扁鹊发现桓侯有病,多次提出要帮他治病,但屡遭拒绝,致使桓侯病情因此一步步加重,最后当桓侯真正发觉自己有病时,已是无药可救,于是死去。刻画了扁鹊和蔡桓公两个人物形象,表现了得病须早医治,切勿讳疾忌医,告诉人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与帮助。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背诵课文。2、扁鹊“起死回生”:扁鹊,姓秦,名越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民间医生,因为医术高明,人们就用上古时代名医扁鹊的名

6、字称呼他。有一次,扁鹊行医到了虢国,虢国的太子病死了,正准备下葬。扁鹊先用针刺疗法给太子治病,一会儿,太子就苏醒了;接着扁鹊又把药物敷在太子肋下,一会儿,太子就站了起来;最后他又配药给太子喝,仅服了30多天,太子就完全康复了。二、默读课文,疏通文意。三、古汉语知识:1、通假字:(1)、望桓侯而还走(“还”通“旋”,回转,掉转。)(2)、汤熨之所及也(“汤”通“烫”,用热水焐。)(3)、火齐之所及也(“齐”通“剂”,药剂。)2、古今异义词:(1)、居十日,扁鹊复见(居:古义是用在表时间的词前面,表示间隔了一段时间,有“停留”、“过了”的意思,今义作“居住”或“住所”讲。)(2)、不治

7、将益深(益:古义是“更加”的意思。今义多用作名词“效益”“利益”等。)(3)、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是:古义相当于“此”,译为“这”“这个”“这样”。今义:现代汉语中是表判断的动词。请:古义“问”的意思。今义:现代汉语多用作动词,有“求”、“邀”、“聘”的意思,是个敬辞。)(4)、故使人问之(故:特意,副词。此为古义。今义:“事故”,或表“所以”“因此”。)3、一词多义:(1)、之:故使人问之——代词,代他;司命之所属——无实义,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君之病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