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身份高中历史论文

主体身份高中历史论文

ID:13330801

大小:3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2

主体身份高中历史论文_第1页
主体身份高中历史论文_第2页
主体身份高中历史论文_第3页
主体身份高中历史论文_第4页
主体身份高中历史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主体身份高中历史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主体身份高中历史论文主体身份高中历史论文主体身份高中历史论文主体身份高中历史论文主体身份高中历史论文主体身份高中历史论文  一、现状:历史教师主体身份认同危机之表现  由于高考选科和目前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位之尴尬,所以学生基本上把时间和精力都投放到了语数外学科上。历史学科教师能够掌握的也就只剩下每周两课时。在高一高二起始年级的教学中,历史学科作为“副科”,一直不受学生的重视,不去认真学习,也就很难发现历史学科的魅力。普通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意愿不足,动机不强,习惯欠佳,往往会出现教师课堂讲了一半时间了,学生却连教材还没有翻

2、开,更无从谈论所讲解的内容和重难点了。一堂课下来,学生对本课讲的内容也是一知半解,一脸茫然,如此而言,教师的主体身份认同与建构危机重重,具体表现有以下两方面:  1.“我的价值是什么”:主科与副科的夹缝。高中历史价值何在?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学科地位问题。“历史之于民族,正如记忆之于个人,一个人如果丧失了记忆,那他就成了白痴;一个民族如果不讲历史,那就会成为愚昧的民族”。历史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现实的情况却与之相反。一方面表现在历史学科的“副科”待遇。在高考分数指挥棒下,文综三科一共300分,而语数

3、外分别是150分,功利性的升学压力之下,历史无疑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眼中成为“副科”;另一方面表现在历史老师的“副科”待遇。在笔者所在地区诸多学校制定的工作量值评分标准中,语文、数学和英语老师上一节课的分值为,物理、化学、生物为,而历史、政治和地理则为,历史教师的“副科”待遇于此可见。然而,现实的“副科”历史高考得分的偏低却严重影响了学生本科批次的录取。例如,据湖南省教育考试院高考评价课题组发表的《2013年湖南省高考历史学科考生水平评价及教学建议》,2013年湖南省高考历史考生平均分为分,与文科综合其他学科相比,历史成绩

4、整体偏低。从历史学科分数与本科录取批次控制线的关系来看:“全省第一批次考生历史成绩平均分为,比第二批次考生的历史成绩平均分高了分,由此可见,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文科考生的历史成绩差距较大,第一批次文科考生的历史水平具有较大的优势。”这就使历史老师陷入了两难:历史究竟是“主科”还是“副科”?  2.“我应该干什么”:要求与现状的矛盾。据《历史课程标准》,历史学科的性质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学科。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凸显课程性

5、质,一方面要求历史教师有系统完整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建构完整连贯的知识体系和较高的阅读能力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况等历史思维能力。然而,现实的状况却制约了学科性质的体现。首先,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整体水平有待提高。虽然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师招聘的最低学历要求为大学本科,也有相当一部分拥有硕士学位的高中历史教师,但由于历史等原因,相当一部分教师是非全日制大学本科。他们当中的部分教师原来所学专业为中文、外语等专业,后因为在高中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工作而通过自考、函授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学历,其中不乏非历史学函授

6、专业。这样的教师首先面临着专业知75识不够系统、史学理论和素养不全面的问题,所以处理时间和空间跨度较大的新教材很难做到得心应手。本应通过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以有效应对新的课程,而事实上却很难做到这一点。其次,学生的知识水平难以有效应对新课程。在初高中衔接这一环节,由于当前学生中考历史多为开卷考试,在初中阶段,学生未能建构起连贯的学科知识体系,连最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思维能力也相当贫乏。进入高中后,由于高一历史每周仅有2课时的授课时间,教师忙于完成教学任务,很难有时间给学生复习、巩固历史基础知识和

7、提高历史思维能力。新课程标准的较高要求与现实中师生水平的欠缺使历史教师无所适从:我应该干什么?  二、原因:为什么会出现身份认同危机  高中历史教师身份认同危机源于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于新课程改革进程、积重难返的学科等级惯习及教师自我提高意识不足等因素。  1.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于新课程改革自新中国成立至今60多年的历史证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为了适应不同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教育管理体制历经变迁。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新时期教育蓬勃发展的需要,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管理

8、体制改革的决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对新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呼声愈来愈高。2001年秋季,我国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工作。新世纪伊始,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已进入万千课堂。然而,至2008年8月,国务院始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颁布至今,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