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题虚写与虚题实写

实题虚写与虚题实写

ID:13329806

大小:3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2

实题虚写与虚题实写_第1页
实题虚写与虚题实写_第2页
实题虚写与虚题实写_第3页
实题虚写与虚题实写_第4页
实题虚写与虚题实写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题虚写与虚题实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题虚写与虚题实写——洪生作文训练法之七    虚与实,是中国古代哲学里两个非常常见的概念。在写作学中,虚与实是相反相对的两个概念:虚是主观的,实是客观的;虚是抽象的,实是具体的;虚是隐藏的、含蓄的,实是直白的、明朗的。就一道作文题或话题而言,又有“虚题”与“实题”之分:“虚题”是宽泛抽象的概念,如《习惯》《尝试》《守望精神家园》等。“实题”是客观实在的事物,如《门》《面向大海》《回家》等。Ⅰ实题虚写   “实题”若一味求“实”,直接而又具体地写,就会流于呆板,过于平面化,既不能“精骛八极,神驰千仞”地驰骋联想和想象,又不能写出深度地思想和见解,使文章意蕴表面化。“实题”要“虚”写。“实

2、题虚写”,即由此及彼,展开联想,分析诠释,拓展升华,将具体的事物转化为虚指的现实意义,让读者感悟或领悟你对题目的独到见解和思想。例如作文题目“回家”,如果单写从外面回到身体憩息的“家”,体会“温暖”、感受“亲情”、享受“安逸”、得到“自由”,就是“实题实写”,会出现选材千人一面、乏味雷同的情况;如果赋予“家”另一种含义,把“回家”虚化,写回到心灵的纯真净土、生活的自然之境、生命的归依之处,这就是“实题虚写”。方法:一、立足本意,把握特点,理解其基本含义。  要从事物的特点和作用入手,快速定位,找出它的比喻义——象征的精神品质或哲理意蕴。如果以《窗》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就应该理解“窗”的特点

3、和作用是把封闭的空间打开,使其展示、了解、沟通。据此可立意为:放眼世界,展示自我。如果以《桥》为题目写一篇作文。就应该理解“桥”是原本相隔的事物之间沟通连接的纽带。据此可立意为:增进了解,加强合作;如果以《路口》为题目写一篇作文。就应该理解“路口”是选择,转弯,一般都是迷茫、彷徨、徘徊时出现。据此可立意为:人生关键时刻,要做出正确的选择。二、立足现实,联想拓展,赋予其现实意义。例:以《色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色彩”是实在的、可视的,贵在能跳出有形色彩的方框,通过联想、虚拟去写无形的“色彩”,如环保主题:“绿——生命的色彩”。爱国主题:“红色,我们的国色”。民族主题:“黄色,我们的

4、骄傲”。怀念主题:“黑色,我心中抹不掉的痛”等。   也可以运用“问添法”快速打开思路。例:以《窗》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运用添加限制词语的方法,可以填“打开世界之窗”“开启心灵之窗”“学习新知识之窗”“探索奥秘之窗”“理解父母之窗”“了解传统文化之窗”等等,只要找到合适的载体赋予现实积极的意义即可。练习:1.以《镜子》为题写一篇作文。   立足现实,由实到虚,联想拓展:可以写以史为镜、以邻国为镜;可以写学习“镜子”精神,敢于直面人生,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可以写对自己要象明镜一样严于解剖自己,多看自己的不足,对别人要用哈哈镜,宽以待人……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人说,世上

5、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反而没了路。还有人说……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2006年江苏卷高考作文)路,在这里既可以实指,如公路、铁路、石板路、泥泞的小路等等,从实出发,可以从遵守交通规则等方面,谈“人应该怎样走路”,可以从城市管理等方面,“人应该如何管路”这样写显得僵死呆板。我们应实题虚写,找准路的虚指(比喻、象征)意义,进一步立足现实,联系拓展:求学路、创业路、致富路、强国路等等。或者由实到虚,开掘事物的象征意义,层层拓展,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这样,文章的意韵就会更加丰厚

6、、深远。可以写“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路”,“人可以在无路处开辟出路”,“不要一窝蜂地挤向同一条路”,“地上本有路,大家不去走,也不成其为路”,“路路相通才有活力,人与人沟通,才有生机”,等等。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悲观主义者说:这个世界有无数的墙。乐观主义者说:这个世界有无数的门。现实主义者说:这个世界由无数隔膜的墙和沟通的门组成。你怎么理解这三种看法?请你从以上看法中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看法,以“墙与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发表议论表示赞同或否定,可以编写故事形象地表明自己的看法,也可以直接抒发自己的深切感受。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道典型的

7、“实题”。话题“墙与门”,是一个并列式名词短语,包含两个具体的物象:“墙”和“门”。“墙”,就是人工筑成的屏障或外围,起隔离或隔断的作用;“门”就是“墙”上的或车船上的出入口。由此可见,就话题的本来意义而言,“墙”与“门”是一对相反相成的概念,世界上没有无“门”的“墙”,也没有无“墙”的“门”。以“墙与门”为话题作文,若“实”打“实”、“实”对“实”地写,除非你写说明文,具体说明“墙”的定义、种类、构筑材料、构筑方法、墙的作用、墙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