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318685
大小:1.22 M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2
《内热针布针方法(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内热针布针方法一、骶髂关节及腰椎棘突旁密集型内热针布针方法腰部是人体承上启下的重要枢纽,颈背部及下肢病症往往与腰骶部软组织损害息息相关,临床实践中,腰骶部的治疗应做为重中之重。(一)腰骶部1.布针范围:腰三角区外段髂棘-髂后上棘-髂后上棘内上缘、骶髂关节内侧缘。2.主治:腰骶部软组织损害所致腰骶痛、下肢病症、泌尿生殖系统病症。3.目标软组织:腰背筋膜、竖棘肌、腰方肌、腹内外斜肌、腹横肌。4.布针方法:俯卧位,腹下垫枕。标记两排弧形的进针点,第一排髂棘下缘1cm,第二排向上向内3cm,其每个进针点位于下排两个邻近针点中间的上方。下排的进针点系直刺,先沿弧
2、形中段的髂后上棘内上缘贯穿骶棘肌附着处直抵骶骨背面外上部;再沿弧形下段的骶髂关节内侧缘贯穿此肌附着处直抵骶骨背面外侧部;后沿腰三角区外侧的部分髂棘贯穿腹肌等附着处。上排进针点由后上方(或后内方)向前下方(或前外方)作斜刺,抵髂后上棘内上缘、骶髂关节内侧缘或髂棘后,再做小幅度提插,分别抵达并贯穿三者各自的前缘肌附着处。但当针头贯穿髂棘的肌附着处后须分别沿骨面改用向前下方深入1.5cm的骨膜下刺。(图7-1、图7-2)图7-1双侧腰骶后部定点全貌图图7-2双侧腰骶后部针刺全貌图双侧5.注意事项:(1)下排针刺始终以髂嵴唇为骨性标志,在其上做提插松解后再抵达
3、骶骨背面。(2)上排针抵达髂嵴唇后沿内唇提插松解内唇骨骼肌附着,然后再进入骶髂关节。(3)髂骨外侧进针不要太深,始终以髂嵴为标志,以免伤及腹部脏器。6.腰骶部少针精刺或多次治疗图例6.1骶髂关节一边3针,针尖向骶髂关节方向斜刺,腰椎棘突旁的针刺方向为斜刺30°-45°。下次治疗点可选择两点中间。(图7-3、图7-4)图7-3图7-46.2骶髂关节针刺点图,可根据需要下次采取治疗点。(图7-5、图7-6)图7-5图7-66.3单侧骶髂关节治疗点与腰椎棘突旁针刺点图。(图7-7、图7-8)图7-7图7-86.4骶髂关节骨骼上针刺图。(图7-9、图7-10)
4、图7-9图7-10(二)腰部1.布针范围:T10~S4棘突两旁。2.主治:腰骶痛、腰臀腿痛、膝痛、腰部软组织损害所致的腹部病症。3.目标软组织:竖棘肌在T12~S4附着处(棘突、椎板、后关节)。4.布针方法:患者俯卧位,较瘦小的患者可腹部垫高枕。从骶骨开始向上,含全部腰椎至T12椎下(胸椎下端范围内)。一般一边布两排针,内排贴近棘突,外排据内排3~4cm。从L12到S4共4排针,棘突两侧(夹脊两排)内排,每排大约各11~12针,外面两排(外排)约各10~11针。先打内排针,后打外排针;脊突两排帖着棘突边缘直刺,然后提插到椎板或背面,沿着棘突板进针比较安
5、全;外两排向内斜刺至椎版或背面,再向外提插至后关节或背面外侧。针尖不可向内上,尤其在棘突间,针尖向外上方移动,方能进针到后关节。(图7-11、图7-12)图7-11腰椎两侧针刺治疗定点图7-12腰椎单侧针刺全貌5.注意事项:此处治疗最容易刺破硬膜造成脑脊液漏,术后出现站立时头痛、恶心、呕吐,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给病人解释清楚,不用惊慌,去枕平卧,补液每天2500~3000ml盐水,且忌用甘露醇!一般3~7天症状缓解。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内排可采用向臀侧的斜刺,这样能有效的避免针刺入椎管。6.腰部少针精刺或多次治疗图例6.1胸椎下端与腰椎棘突旁针刺点,
6、针尖可向下斜刺30°-45°进行针刺松解。下次治疗点可选择上次针刺中间点;(图7-13、图7-14)图7-13图7-146.2腰椎棘突单侧治疗点图(图7-15、图7-16)图7-15图7-166.3腰椎棘突旁内热针在骨骼点位置图(图7-17、图7-18)图7-17图7-18内热针发明人荣贺简介荣贺:主治医师,中医世家,现任济宁一方中医专科门诊部主任、济宁市任城区康复针推职业培训学校校长、中华中医药疼痛学会委员、济宁市现代针灸研究所所长、华夏疼痛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济宁市佳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特聘专家,擅长治疗顽固型腰椎
7、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骨质增生症、各型颈椎病、肩周炎、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强直型脊柱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带状疱疹后疼痛、老年性耳聋/耳鸣、面肌痉挛、面神经炎、各类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和脊柱相关内科疾病,治愈率可达95%以上。首创内热针疗法,其特点:安全、无痛、微创、高效、费用低廉;主编《中华内热针大型系列视听教材》、参编《中华内热针诊断与治疗》、《内热针治疗慢性疼痛---新式针灸》等专著,获济宁市科技进二等奖2次,三等奖2次;至目前培训内热针疗法50余期,学员4000多人,总结出来一套实用技术,并在全国各大医院推广应用于临床;取得多项发
8、明专利:内热针发明人、腰椎侧隐窝注射针发明人、椎间孔针发明人、麻醉剂助推器(麻醉枪)发明人,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