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239075
大小:2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1
《陈鹤琴和张雪门教育思想的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陈鹤琴和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的比较班级:09教31姓名:朱彤焱学号:09093018陈鹤琴和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的比较陈鹤琴(1892-1982),浙江上虞人,我国儿童教育和儿童心理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1923年陈鹤琴在南京创办了鼓楼幼稚园,他在长期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的有关教育思想,总结出了儿童的七大心理特征,形成了自己的儿童观。他的“活教育”思想,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幼稚园课程的改善与发展。张雪门(1891~1973),浙江鄞县人,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早在三十年代,他就与我国的另一位著名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有“南陈北张”之称。在陈
2、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中,最重要的理论即他的"活教育"理论,这是他幼儿教育思想的核心。他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人",他主张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幼儿教育的出发点,提倡让幼儿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陈鹤琴选择将自然作为最主要的内容。陈鹤琴的观点“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儿童的天性本是纯真的,如果在教育幼儿的时候过早的将成人的观点强加给儿童,那么对于儿童来说将是对天性的抹杀,会让他们过早的失去孩子应有的童真。对于儿童来说,他们能够学的与应当学的东西,本来是很多的,
3、但是如果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采用漫无限制的毫无系统的方法,则对于儿童来说不仅不能促进其天性的发挥,反而会影响其健康的成长。因此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必定要有一种组织,在相当范围内,使其成为一个系统并使各科目中间互相连接起来发生关系。而自然和社会这两种环境是儿童最为熟悉和亲切的,所以应当将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幼儿园课程的中心。陈鹤琴重视自然的力量,但并不代表他完全否定课本。他所追求的是让自然、社会、儿童生活和幼儿园教育内容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他提倡要让儿童在"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并且他还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凡是儿童
4、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的以儿童作为主体的观点。对于教育过程,陈鹤琴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这就是要求针对不同儿童不同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在相同的主题活动中,采取不同层次的活动。接受能力强的,本身条件好的,可以提高活动的难度;接受能力低的,本身条件弱的,可以适当降低活动难度,使幼儿不至于在活动的过程中由于跟不上教学节奏而产生压力和自卑感。教学过程要由浅人深,循序渐进的进行渗透教育,使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都可以在课堂过程中获得适合自己的发展,巩固原有能力的基础上达到能力的提升。对于家庭教育,陈鹤琴也有一系列自己的
5、观点。他认为对于儿童,父母和教师的责任就是教导他们,让孩子成为健康活泼,有丰富知识和良好体魄的现代中国儿童,现代中国人。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最可靠的途径就是要了解儿童,知道儿童的心理,明白儿童所想所要的。因此,要想对儿童的教育能够成功,就必须充分了解了儿童,否则按着成人的想法实施不符合儿童心理的教导,将会导致儿童过早地被成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所影响,从而对其人格的形成产生不利的影响。陈鹤琴关于儿童教育的观点与当今所提出的重视幼儿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致的,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中体现出来的热爱儿童、尊重儿童、以儿
6、童为中心的思想,更是如今幼儿教育所大力提倡的。再看看张雪门的幼儿教育思想。张雪门作为与陈鹤琴同时代的著名幼儿教育家,长期从事幼儿教育实际工作,他对中华文化和我国幼教理论及发展趋势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实践基础上创立了“行为课程”模式,体现了独特而系统的幼儿教育思想。在他的教育理论中,幼儿教育的目的首先且必须是完全以儿童为本位;成就儿童在该时期内身心的健康全面发展,并培养儿童获得经验的根本习惯,以适应不断改变发展的环境。1929年,张雪门首先在《幼稚园的研究》一书中提出:“课程是什么?课程是经验,是人类的经验。用最经济的手段,按有组织的调制,用
7、各种的方法,以引起孩子的反应和活动。”同时指出:“幼稚园的课程是什么?幼儿园的课程就是给三足岁到六足岁的孩子所能够做而且欢喜做的经验的预备”。他认为不应当把课程仅视为“知识的积体”,而应当是把“技能知识、兴趣、道德、体力、风俗、礼节种种的经验,都包括在课程里。对于他的观点,他还补充说到:“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和陈鹤琴一样,张雪门对于课程的内容也认识到了生活的重要性,同时他还强调,课程的内容因生活而开始,也因生活而结束。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时候,应该首先培养他们基本的实际行动,凡是能够让幼儿实际行动的
8、,家长和教师都要给他们足够的自己实践的机会。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实际中学到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在实际中发现的困难才是真正的困难,从行动中所获得的胜利,才是真实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