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229594
大小:4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1
《对我国私营企业发展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对我国私营企业发展的思考【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私营企业依靠自身强大的内在动力,谋求发展、谋求致富,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探索出了一条条独具特色的成功之路。今天的联想、沙钢等一批民营大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我们在钦叹它们奋发图强、勇于突破、大胆创新的同时,更不应忘记其背后的大环境,党和国家政府的英明领导、敏锐眼光与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务实、求新精神。本文从现实出发,分析了我国私营企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私营企业的对策。【关键词】私营企业发展管理创新完善决策机制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
2、所有,雇工在8人(含8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它是在个体工商户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规模,增加投资,扩充雇工而自发出现和发展起来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私营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支生力军,起步晚,基础差,但发展的速度快。一、私营企业的发展现状目前,全国私营企业数已达221.52万户,从业人员3930.61万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完善,目前已形成相当大的规模,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一)私营企业的规模和速度 全国基
3、本单位普查资料表明,2004年我国私营企业的单位数、从业人员、实收资本和营业收入四项指标都达到相当可观的规模,与1996年全国第一次基普资料相比,都有高速增长。 1、企业单位数持续增加。1996-2004年八年间,私营企业从44万户增加到132万户,增长了两倍;私营企业单位数占全部企业的比重由16.9%上升到43.7%,提高了26.8个百分点。 2、就业人员队伍不断扩大。1996-20048年,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从802万人增加到3170万人,增长近3倍,年均增长31.6%;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占全国企业的比重由
4、4.4%上升到19.2%,提高了14.8个百分点。这说明私营企业在吸纳社会劳动力就业方面具有巨大的能力,已成为当前提高全社会就业率、缓解城镇人口就业压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3、资本金迅速增多。1996-2004年,私营企业实收资本总额从3043亿元增加到14068亿元,增长了3.6倍,年均增长35.8%;私营企业实收资本总额占全部企业的比重由3.3%上升到10.3%,提高了7个百分点,已分别超过集体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实收资本所占比重,表明私营企业的经济实力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
5、(二)私营企业的结构与分布 私营企业中第二产业居主导地位。在企业单位数、从业人数、实收资本和营业收入四项指标中,除实收资本外,其它三项指标都是第二产业最高。私营企业在第三产业中投入的资本最多。2004年末私营第三产业企业共有59万个,实收资本为7000多亿元,占私营企业实收资本总额的50.5%;实现营业收入13000多亿元,占当年私营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41%,略低于第二产;从业人员为712万人,仅占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的22.4 %,明显少于第二产业。从事第一产业的私营企业为数极少。其单位数、从业人员、实收资
6、本、营业收入四项指标均居末位,所占比重仅在1 %左右。我国私营经济的产业结构变化的总体趋势是,第二产业的比重在逐步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在稳步上升,但第三产业还没有达到占据主导地位的程度。究其原因,一是目前第一、第二次产业的发展不够充分,尚未形成对第三产业的巨大市场需求,也未能对第三产业提供强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二是我国目前第三产业中存在着较大的行业进入障碍,私营企业只能进入一些传统的行业,如批发零售业、餐饮业、社会服务业等,而其他一些现代意义的第三产业,如通讯业、航空运输业、金融业、保险业等则较难进入。(三)企
7、业存活期延长 几次调查的对比表明,私营企业经营年数集中于6-20年,平均经营年数从2000年的6.91年到2004年的8.04年,调查时只经营1-5年的企业明显减少。这说明,私营企业的生命力有所增强。8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批中小型公有制企业改制为私营企业,为私营经济注入了新鲜血液。在本次被调查的3258家私营企业中,属于通过改制而形成的私营企业共有837家,占全部被调查企业的25.8%。与“土生土长”的私营企业相比,改制而成的私营企业起点高、规模大,并具有较好的组织基础。已同海外合资合作的企业最多的是制造业,
8、其绝对数占到调查企业总数的47.8%。二、私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当前我国私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进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及其原因。(一)管理方式和决策机制上的缺陷1.创办人与经营管理者分离创办者并不一定是一个合格的组织成员。他们勇敢地挑战自我,富于创造性,富于创新和冒险精神。确实,他们通过参与企业事务这种方式而进入企业家行列。但是,他们很难适应成为一个组织机构的常规成员。结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