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22753
大小:1.55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1-10
《建国后解放前服饰的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建国以后文化大革命、人民公社等一系列左倾主义运动注重表现意识形态在穿着打扮之中的体现(色调、款式、新旧程度…..)Tip:例如穿着过于鲜艳的妇女被冠以资本主义腐蚀之恶名从以前的岁月里翻出来,抖晒于阳光下的六、七十年代的服饰,上面的尘埃飞扬着那一辈人留恋的往事。梳妆台和藤箱里所珍藏的洗得发白的军装,是跳忠字舞时的思想外套。服装,作为一个时代的侧写,可以非常典型地映射出所属时代的特点和人类心理。 1966~1976年的文革十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特殊的一段时间,同时在中国服装史上这一时段的服装也有其自己独具特色的审美取向。一个特殊革命时代映射在人的心理、穿戴
2、上的对照是非常微妙的,在今天看来也是非常有趣的。即使在色彩单一的年代,人们的爱美之心也依然会流露出来,一位摄影师把这种流露称之为“挡不住的春光”,这种自然而然传递出的美的追求,是一个时代留在人们脑海中深深的印记。服饰,是一种沉默的语言。我们在这种沉默的凝视中渐渐长大,感知着服饰的暗示。它让我们虽站在今天,依然能感知那个武妆时代的澎湃与激情。红卫兵的绿色军装 穿军装的女红卫兵 60年代中期,男女服装归于一统,女装趋向男性化,尤其是“文革”时期,军便服大行其道,黄军装,黄军帽,红袖章,黄挎包成了“时装”,不爱红装爱武装被女性奉为圭臬,视为理想追求,许
3、多狂热的青年最向往的就是拥有一套绿军装。人性沉寂,女装萧条;孤独的单色,统一的款式,时尚不再体现个性,而仅仅是流行,近似宗教式的一种躁动与狂热。“文革”前夭折的服装小“气候” 遥想50年代,具有布尔什维克革命意识的“娜塔莎式”大花布拉吉,“哥萨克式”小偏襟衬衫、灰卡其布列宁装,还有飒爽英姿中山装、人民装一直是渴求进步的人们的首选。那时,举国上下可谓是一片蓝色的海洋,蓝色的卡其布深受男女老少的青睐,但服装的款式异常单调,只有十几种之多。当时,人们可用在服装上的开销非常之少,买布要凭布票才能供应。人们同时被艰苦朴素的观念信条引导着,坚持要不奢华,以
4、穿有补丁的衣服为荣耀,提倡“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着装风气,也仿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向质朴的工农大众靠近。在许多家庭中,衣服都无一例外地成了“传家宝”,它经爷奶传给父母,再由父母传给子女,由于是多子女制,一件衣服则又经常由长子再传次子,以此类推。 列宁装,式样为双排扣西装开领 列宁装,式样为双排扣西装开领,腰中系一根布带,双排各有三粒纽扣,这是从苏联学来的服装款式,尽管这种服饰呈现出中性化的特点,但是在当时可是最时髦的服饰。体现出劳动是最美的本色及其时代风尚。 这一时期服装崇尚简洁,朴实,颜色相对单调,以绿,蓝,黑,灰为主。寻常百姓
5、还穿着打补丁的衣裤。这被视为艰苦朴素,备受推崇,于是有的人专门买来新的衣裤放在水中洗的发白,发旧,认为这才是美。 尽管现在化妆水平,摄影技巧都大大超过了50年代,但是现代拍摄地女子服饰像,似乎没有50年代那么亲切,真实。浓墨重彩掩盖了不少缺陷,却没有了自然之美。那时照片中的女子,没有什么浓重的化妆,一袭布旗袍,率真,大方,洋溢着健康的气息。 工装背带裤是新时尚 人人参加劳动,建设新中国。需要耐磨耐脏的日常服装。工装与军装的灰蓝绿自然成了最实际的流行色。所有的花衣裳,旗袍都成了“封,资,修”的象征,当革命革掉了旗袍等资产阶级的尾巴,剩下的只有解放
6、装,青年装,中山装,对襟衫。我们从一些反映这个时期的照片中看到,一群中学生队列整齐服装统一,猛一看以为是部队战士的队列,清一色的学生装。处在那个年代他们没有权利选择服装款式,也没有什么款式可以挑选。从形式上看,革掉的是性别差异,实质上扼杀的却是人性与美丽。中国女性服饰在60年代中后期以后实际进入了虚无状态,留下的是一片空白。“美”,变得很苍白。蓝灰绿的无彩色服装时代军装盛行。中国真正进入了蓝灰绿的无彩色服装时代。有人说:文革是政治风潮在服饰领域进行了专政。布拉吉被认为是修正,西装被认为是资产阶级,旗袍被认为是封建余孽,稍微花哨的衣服便被打成“奇装异
7、服”,统统被批判。服装逐渐了款式一致、色彩单一,不分男女,不分职业的军装盛行!前苏联女专家给中国带来了布拉吉热流行裙装:布拉吉 流行背景:当时的中国女性服装除了原始的美化功能之外,还兼具表达政治倾向和社会主义国际阵容之间牢不可破的友谊的意识形态使命。 穿着布拉吉的姑娘 款式特点:宽松的短袖,褶皱裙,简单的圆领,腰际系一条布带。但由于布拉吉宽松肥大,布料颜色、花样比较单调(主要是碎花、格子和条纹),质地粗糙,对女性风采的体现有限. 街头效果:是中青年女性的最爱,是文教界女性夏季的必备服装。在近期热播的各类同时代影视剧中,《金婚》里的小学教员文丽,
8、便以一身布拉吉引领了厂区家属的着衣时尚。 流行插曲:当时,因为大量制作布拉吉连衣裙,小花布或大花布进入中国。为了完成销售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