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实务-轨道部分重点总结

市政实务-轨道部分重点总结

ID:13226884

大小:7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1

市政实务-轨道部分重点总结_第1页
市政实务-轨道部分重点总结_第2页
市政实务-轨道部分重点总结_第3页
市政实务-轨道部分重点总结_第4页
市政实务-轨道部分重点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市政实务-轨道部分重点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考点总结1K413000城市轨道交通工程1K413010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结构与特点1、地铁车站分类运营性质:中间站(最多)、区域站(两种行车密度)、换乘站(交叉点)、枢纽站(分叉点)、联运站断面形式:矩形(最常用)、拱形(单拱式空间大,艺术效果好)、圆形(盾构法)、马蹄形、椭圆形站台形式:岛式站台(最常见)、侧式站台(客流不大地下站)、岛侧混合站2、车站施工方法选择影响因素地面建筑物、道路、城市交通、环境保护、施工机具、资金条件3、车站施工方法比较明挖法:矩形框架结构/拱形结构最常用;作业面多、速度快、工期短、质量有保证、造价低盖挖法:矩形

2、框架结构盖挖顺作法:刚度大、止水性号的地下连续墙为首选方案盖挖逆作法:缩短中断、作业安全、导改灵活盖挖半逆作法:设置横撑并施加预应力喷锚暗挖法:拱形结构适用于结构埋置较浅、地面建筑物密集、交通运输繁忙、地下管线密布、对地面沉降要求严格的地下结构物施工新奥法: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浅埋暗挖法:十八字原则(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4、隧道施工方法适用范围明挖法:场地开阔、建筑物稀少、交通及环境允许地区喷锚暗挖法:城市区域、交通要道、地上地下结构物复杂地区新奥法:稳定地层,根据地质、施工机具采取对围岩扰动小的支护浅埋暗挖法:埋

3、置深度较浅、松散不稳定土层、软弱破碎岩层施工面盾构法:松软含水地层、地面构筑物不允许拆迁、施工条件困难地段5、复合衬砌:初期支护(加固围岩、控制变形、防止失稳、承重单元)、防水隔离层、二次衬砌6、浅埋暗挖法预加固方法:小导管超前预注浆、管棚超前支护、开挖面深孔注浆开挖原则:先预支护预加固、后开挖、再支护封闭成环7、盾构法优越性:振动小、噪声低、施工速度快、安全可靠、对沿线影响小衬砌种类:预制装配式衬砌、预制式和模注钢筋砼整体结合、挤压砼整体式施工步骤:工作井→盾构就位→盾构从始发井推出→盾构推进并出土、安管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考点总结,注浆→盾构接收优点:不影

4、响交通、不扰民、施工易于管理、施工人数少、施工费用不受覆土厚度影响8、高架桥下部结构:T型桥墩是城镇轻轨高架桥最常见桥墩方式上部结构:≤22m桥跨采用1.5m宽先张法空心板梁T梁预拱度作用是减轻混凝土收缩徐变影响9、轨道结构要求:强度、稳定性、耐久性、适量弹性1K413020明挖基坑施工1、基坑工程:围护结构、支撑结构2、围护结构类型工字钢桩:粘性土、砂性土、粒径≤100砂卵石钢板桩:地下水位较高基坑中使用;连接紧密、隔水效果好、重复使用钻孔灌注桩:地铁基坑和高层建筑物基坑;螺旋钻、冲击钻、正反循环钻深层搅拌桩:搅拌桩一般格栅型,也可连续搭接布置成止水帷幕S

5、MW桩:止水性好、构造简单、型钢插入浅、施工快、型钢可回收利用地下连续墙:振动小、噪声低、刚度大、扰动小;可用于除夹有孤石、大颗粒卵砾石外的粘性土、无粘性土和卵砾石层等地质3、支撑体系现浇钢筋砼:刚度大、变形小、安全;工期长、拆除难、影响环境钢结构:装拆快、可控制围护变形;易失稳4、基坑边形地层移动原因: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和坑底土体隆起水平变形特点:浅开挖时,墙顶位移最大,基坑方向移动,三角形分布;深开挖时,刚性墙扔是三角形分布,柔性墙腹部隆起5、基坑变形控制与坑底稳定控制基坑变形控制:+围护和支撑刚度、+围护入土深度、加固被动区土体、—开挖土体尺寸和开挖支撑

6、时间、调整围护深度和降水井布置以控制降水坑底稳定控制:+围护入土深度、坑底土体加固、坑内井点降水、施做底板6、基坑开挖规定方案→排水→(分层分块均衡)开挖→护坡7、边坡和护坡降水:降水措施、深层搅拌桩、高压旋喷桩坡顶:1-2m范围内禁止堆放材料厚度控制:水泥抹面30—50,泄水孔@3—4m;挂网喷浆50—60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考点总结1、地基加固换填法:提高地基承载力;适用于交钱基坑注浆法:渗透注浆:中砂以上砂砾土、裂隙岩石劈裂注浆:低渗透性砂土层压密注浆:中砂地基、粘土地基等非饱和土体水泥土搅拌法:利用原土、无振动、无噪声、无污染、节约钢材高压喷射注浆法:

7、适用于硬粘性土外的各种土层;旋喷、定喷、摆喷2、井点布置单排井点:B≤6m且h≤6m;上游双排井点:B>6m、土质不良、渗透系数较大;基坑两侧环形井点:面积较大;运输设备出入口不封闭,出入口宽4m,下游井点位置:距离坑壁1.0—1.5m10、隔水帷幕目的:阻止基坑外地下水流入坑内方式:悬挂竖向截水、坑内井点降水结合;悬挂式竖向截水、水平封底结合方法:注浆法、旋喷法、深层搅拌水泥土挡土墙布置:隔水帷幕隔断降水含水层隔水帷幕底位于承压水含水层顶板中隔水帷幕底位于承压水含水层中1K413030盾构法施工1、盾构法适用条件松软含水、均匀地层;覆土深度≥6m;有工作井

8、位置;加固土层厚度水平1.0m竖直1.5m;施工长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