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第一次留学热潮

中国近代第一次留学热潮

ID:13214835

大小:23.9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1

中国近代第一次留学热潮_第1页
中国近代第一次留学热潮_第2页
中国近代第一次留学热潮_第3页
中国近代第一次留学热潮_第4页
中国近代第一次留学热潮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第一次留学热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近代留学的第一次次热潮近代中国人留学外国的历史轨迹与中国近代的历史命运息息相关的。这些在百年中国出现的逾10万的留学生群体,对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中国的近代化起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把曾雄跨世界东方近二百年的大清帝国急速地推到了灭亡的境地。同时,也惊醒了一批先进的中国人。素以“天朝上国”、“礼仪之邦”自诩的国人,不得不正视向来被视为“蛮夷之邦”的西方世界,有识之士开始以新的思维方式探讨强国御辱、救亡图存之道,于是,1872年8月,包括詹天佑在内的30名幼童乘船离上海赴美,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批留学生,成为当时国人“睁眼看世界”的先锋。

2、其实,早在与外国侵略者交涉和镇压人民起义的过程中,有的官员就认识到列强船坚炮利,技术精良,主张向外国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达“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统治之目的。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搁置未办。直到1868年,经曾出任中国使臣率团出访欧美的美国人蒲安臣(AnsonBurlingame)之手,签订了《中美续增条约》,为中国学生赴美留学提供了条约依据。早年毕业于耶鲁大学的容闳,报着“教育救国”的理想,向时任江苏巡抚的丁日昌提出选派计划,1870年,经曾国藩同意并向清廷奏准,又与李鸿章磋商,制订了《挑选幼童前赴泰西肄业章程》十二条。最终,才于1872、1873、1

3、874、1875年分四批各30名幼童赴美留学。1873年,总理福州船政大臣沈葆桢也正式向清廷奏请派遣船政学堂优秀学生出洋留学。他建议一部分赴法国留学,“深究其造船之方,及其推陈出新之理”;一部分赴英国深造,“深究其驶船之方,及其练兵制胜之理”。1877年3月,第一批有组织派遣的包括刘步蟾、林泰曾、方伯谦、林永生、严复等在内的留英、留法学生顺利成行。几年后,大多留学生成为国家的栋梁,如严复成为著名的近代启蒙思想家,刘步蟾、方伯谦、林永生、刘冠雄等则成为海军的指挥骨干。中国的“西学”向西方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中国近代留学的第一次热潮出现在甲午战争之后。1894年甲午战争的

4、失败使清政府有些官员认识到,日本的崛起,得利于当年被派往欧美留学的伊藤博文、山县有朋等人,战后又发出了派遣有志青年留学日本的呼吁。清政府也想企图通过向日本派遣学生,造就通才,富民强国以挽回颓势。“以强敌为师”、以“求学如求医”的精神,试图仿效日本明治维新,寻求救国救民的良方,成为一批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共识。再加上到日本路近、省钱、文字相近、交流方便。在这种背景下,在1896年派出第一批13名留日学生后,赴日留学日渐成风。据统计,1901年为280人,1902年9月为614人,1903年增至1300人,到1906年11月猛增至8000多人。数万留学生中,除20岁左右的

5、年轻人居多之外,也不乏老翁、幼童和女子。因为是在救亡图存的背景下出现的这股热潮,所以大多学的是军事、政治等课程。这次留学热潮的最大特点是,许多留学生如秋瑾、章太炎等,在西方政治思想学说的熏陶下,逐渐走到了推翻清朝腐朽统治的旗帜下,“导致一种民族精神的出现,以后又转变为自觉的民主主义运动”,成为反清爱国运动的主体,“为中国重新开启出一条光明之路”,涌现了一批中国民主革命运动的领导人和立宪运动的骨干分子。近代第一批留美幼童对近代历史的影响清政府从1872年至1875年先后分四批选送了120名幼童赴美留学,这就是近代中国派遣的第一批留学生。此后,留学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其中有

6、19世纪末的赴英、法、德留学热潮,有20世纪初的留日高潮,“五四”运动前后的留法高潮。许多热血男儿远渡重洋,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接受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的洗礼。回国后,为中国的近代化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说过:“对中国的近代化来说,留学生可以比作报春鸟,比作普罗米修斯,他们的功绩是永存的”。一清政府自认为是“天朝上国”,此时派遣留学生向“蛮夷之国”学习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一是鸦片战争后兴起的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影响。中国在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3世纪之间保持了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由于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等多

7、方面的原因,中华文明在后来的几个世纪里走向了衰落。但是,中国人在鸦片战争前还沉浸在“泱泱大国”的迷梦之中,英国人的坚船利炮打碎了中国人的好梦,一部分中国人开始认识到西方的先进于是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口号。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亲眼目睹了外国武器的先进,同时也看到了中国武器的落后,因此,他提出了“师敌之长技以制敌”的口号,率先吹响了学习西方的号角。魏源继承并且发展了林则徐的思想。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把这一思想付诸现实兴办了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学习西方科学向更深层次发展。二是洋务运动发展的现实需要。洋务运动在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过程中,需要大批掌握外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