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7

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7

ID:1321108

大小:5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1-10

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7_第1页
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7_第2页
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7_第3页
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7_第4页
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7_第5页
资源描述:

《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第七卷) 净空法师讲述一九九四年于加州迪安萨学院 第七卷 昨天讲到依教修行,“随经约令”。这样我们才能得到佛法真实的受用,也就是佛门常讲的‘离苦得乐’。 真能到“自然无为,虚空无立,淡安无欲”,这是精神生活上最高的享受。世法里常说的清心寡欲。这样的境界,与真心与本性就能相应。功夫再要向上提升,就是诸佛与大菩萨所证的境界。 “作得善愿,尽心求索,含哀慈愍,礼义都合”。确实佛法弘扬超越所有一切界限,真正是如佛所说‘应机施教’。又像《法华经》里面普门示现,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样的身。应以佛身

2、得度,即现佛身而度脱之。我们看到这么高的一个原理、原则,这才知道在十法界里面,一切众生接触到佛法,没有不生欢喜心的。为什么?完全契合他自身的需求,这才是真正契机。 “苞罗表里,过度解脱”。这两句话说得非常圆满。‘表里’是尽虚空、遍法界的表里。‘里’就是法性,‘表’就是法相。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法相,都是真性变现出来的。“过度解脱”,‘过’是超过,度越。此地的解脱不仅仅是指六道轮回,而是真正超越了十法界。六道轮回是小的解脱,大的解脱是十法界。 下面这两段是叙说解脱者生活自在的状况。 自然保守。真真洁白。志愿无上。净定

3、安乐。 “自然保守,真真洁白”。‘自然’就无需要作意,就不需要有意的。‘保守’。‘保’是保任,‘守’是守持,就是自性。一切作为都不离自性。“真真洁白”,永远是一尘不染。不但在四圣法界,即使在六凡法界、三途法界,地狱法界,也是洁白不染。我们凡夫看的是有污染,佛与大菩萨境界里确实是不染的。 正如同《坛经》上所说的,我们世间凡夫总是心里面忧虑、牵挂太多了,而六祖的看法是本来无一物。诸位要知道‘本来无一物’,并不是指他自己,一切众生心性里都是本来无一物的。他见到事实的真相,是自性本净。他开悟的时候,第一句话说‘何期自性

4、,本字清净’。诸佛的自性本来清净,他自己的心性本来清净,一切众生的心性也是本来清净。人家见性不著相,我们凡夫著相不见性,差别就在此地。 譬如两个人看电视,一个人执著电视里的画面,把电视银幕都忘掉了;一个人注意电视的银幕,没有看到里面的画面。银幕就好比本性,确实里面没有东西、没有染污,画面再多也没有丝毫染污,这是本来无一物。执著相的人被这些妄想污染。相既然是虚妄的,虚妄怎么能污染?所以佛法讲相都叫虚妄。《金刚经》上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相就不能染污真性,所以真性永远是洁白的。“真真洁白”。 “志愿无上

5、,净定安乐”。求证佛果、广度众生,这是菩萨们无上的志愿。为什么一定要成佛果,才能度众生?如果不成佛果,度众生就不能圆满、不能究竟。譬如说你证到等觉菩萨,其他等觉菩萨跟你地位相同,你度他就比较困难;你必须比他高,他才能接受,他才能听你的。你的智慧、德能、地位跟他平等,你就不能度他。再说如来果地上,智慧、德能达到究竟圆满,教化众生决定没有过失。菩萨还有几品根本无明没有断尽,容或有些偏差。偏差纵然不大,还是有点小偏差,这就是他的智慧、德能不圆满。这就是菩萨为什么一定要求成佛道。求成佛道是为了普度众生、圆度众生。他的志

6、愿、他的行门,确实都能安住净定不动。 《弥陀经》讲六方佛。东方第一尊佛阿※鞞佛,就是代表不动地的意思。心要清‘净’,心要‘定’。心定在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一个法门,就容易成就。这样的修学才能得到‘安乐’。佛法常讲‘法喜充满’,这是真实的享受。 底下这一段更不可思议,是世尊为我们叙说开悟的境界。佛家常讲‘开悟’。底下这几句就是开悟的样子。佛    虽然说得很明白,可是我们还是不好懂,原因是我们没有入这个境界。这是开悟人的境界。 一旦开达明彻。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参回。转变最胜。 “一旦开达明彻”。

7、‘一但’就是禅家常讲的‘豁然’。豁然开悟了。因缘具足,这个人开悟了。一般来说,‘因’是禅定,是相当深度的禅定。人能住在定中。前面讲到‘净定安乐’,这是开悟的象征。如果做不到净定安乐,开悟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净定安乐’是开悟的一个预兆,达到很深的定功,不一定在什么因缘之下,豁然大悟。 “开达明彻”。‘开’是心开,‘达’是通达。心得开明,一切通达。佛法通达,世间法也通达,无有一法不通达,这是开悟的样子。“明彻”。‘明’是光明,也可以解释为明了。‘彻’是彻底、透彻。于世出世间一切法透彻的明了。这就是佛法里面讲的正觉

8、。正确而没有错误的觉悟,不但现前诸法通达明了了,过去的、未来的,真正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净土宗不参禅,如何能达到这个境界?诸位要晓得,净宗跟禅宗用的方法不一样。禅宗用的是参究,净宗用的是念佛。方法虽然不相同,功效相同。其实,念佛的功效往往超过参禅。念佛要会念,这很重要。大势至菩萨从初发心就用念佛的方法,一直到成佛。他念佛的方法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效果是‘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