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期末复习提纲

语文期末复习提纲

ID:13198692

大小:3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1

语文期末复习提纲_第1页
语文期末复习提纲_第2页
语文期末复习提纲_第3页
语文期末复习提纲_第4页
语文期末复习提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期末复习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期末复习提纲《陋室铭》一、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字子厚,唐代文学家,铭是一种文体,主要是歌颂功德,记录行为,有时也用来警告和勉励二、解释加点字铭:古代的一种文体。斯:这。惟:只。德馨:指品德高尚。馨:香气。上:长上。鸿儒:学识渊博的学者。鸿:大。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调:调弄。素琴:不加装饰的琴。金经:古代用泥金书写的佛经,一说即《金刚经》丝:弦乐器。竹:管乐器。丝竹:指奏乐的声音。乱:扰乱。案牍:公文,文书。劳: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三:问答题1、全文最后一句“孔子云:何陋之有?”而孔子的原话却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为什么略去“君子居之”

2、四个字?你从中是否得到一点启迪?答:①因为君子居之的意思已经包含在全篇之中,略去更余味无穷。②灵活运用、学以致用、引用恰当。2、作者开篇写有仙之山,有龙之水的用意是什么?答:比喻品德高尚的人居住的陋室,说明陋室之人品德高尚,而使陋室不陋。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陋室的?突出陋室怎样的特点?答:①自然环境、交往人物、生活情趣。②环境清幽雅致,交往人物博学儒雅,生活情趣高雅。1、“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和“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都是室中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致和情怀?写作角度有何作用?答:前者正面实写表达室主人高雅情趣,后者反面虚写表达室主人对世俗官场的鄙弃,不受世俗羁绊

3、。2、作者为何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答:运用类比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室主人也有古代明贤的志趣与抱负,在更高的境界上颂扬了“德馨”,暗示陋室不陋。3、本文题目为“陋室铭”,文章又说“何陋之有”,这些不矛盾吗?请说明理由。答:不矛盾,房屋虽形陋,但因室主人品德高尚,所以陋室不陋。4、文章结尾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的名句,结合这句话体会作者引用孔子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答:说明自己正是孔子一类的君子,自己的生活态度正如孔子一样,安贫乐道,君子固穷,更突出了作者高洁傲岸的志趣和情操。5、作者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请你对这种交友之道进行辨证的分析。答:作者讲究择

4、友交往,这是值得学习的。因为与善者交往有利于自己成长,与不善者交往会耳濡目染,沾染一些不良习气。6、本文采用什么样写作手法?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答:①托物言志②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论语八则》一、解释加点字殆:疑惑。诲女:教导你。三省:反省;检查。传: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己知:了解自己。忠:尽心竭力。齐:相同。论语:编纂。谋:策划,考虑。二、问答题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明了孔子什么样的思想?答:注重交流合作研讨的思想。2、“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论述的是怎样的学习方法?(即二者关系)答: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统一关系,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5、。3、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告诫我们学习时应有怎样的学习态度?(求知与做人之道?)答:真诚坦白、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写了学习哪三种境界?哪种境界最高?答:①知之是初级阶段,是理想学习。好之是中级阶段,是愉快学习。乐之是高级阶段,是陶醉学习。②乐之是最高境界5、你从曾子“三省吾身”的做法中,悟出什么样的成才之道?答:①注重人格的自我完善②严于律己的生活态度③不断自省和及时改过④为人讲究诚信,做事尽心竭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强调的是什么?用意是什么?(怎

6、样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答:①强调的是了解他人②用意是辨别善恶,和谐与他人相处7、如何理解孔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的?答:面对贤人我们应该向他学习,面对不贤之人,不贤之举,应该反思自我,完善自我8、“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看起来是三件独立的事,孔子却将其相提并论,依次谈及,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答:这是三种为学体验,一是将所学加以运用,体验实践的快乐。二是将所学所感与他人交流,体验分享乐趣。三是在不被认可时保持豁达平和的心态,体验孤独的乐趣。1、课文中反映孔子的为学思想有哪些?对你而言,最有现实意义的是什么?答:①为学思想:注重

7、实践、注重交流、注重思考、注重城市、注重情趣②对我而言,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思考、自主学习、真诚坦白,让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及时得到修正和补充则尤为重要。11、律己修身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遇到不知己者,不贤者和不善者也要不担忧,内自省和自改之,你能这样做吗?如果能做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如果不能困难是什么?答:①能,前提是具有深厚的道德修养,具有“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人生态度。②不能。这是很难达到的精神世界,常人无法放弃对他人的苛求,无法摆脱嘲笑他人的市井心态,当然就无暇顾及自己该怎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