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当前我国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ID:13167257

大小:2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1

上传者:U-3680
当前我国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_第1页
当前我国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_第2页
当前我国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_第3页
当前我国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_第4页
当前我国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前我国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当前我国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中共济南市委党校?2/2011当前我国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战涛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被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近年来.我国在社会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存在着诸多薄弱环节,如城乡发展不平衡,公共教育事业发展缓慢等.对于这些问题,应深入分析其原因,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找好着力点,进一步推进社会建设.关键词:社会建设;存在问题;原因探析;解决对策作者简介:战涛,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邮政编码150080)中图分类号: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359(2011)02—0091—03社会建设首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提出是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第一次把社会建设作为一个独立概念加以阐述,创造性地形成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相并列的社会建设理论.这一理论成果是在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适应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客观要求.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社会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集中体现在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完善,民间组织管理日趋加强,社会预警机制正在完善.但与此同时社会建设中仍存在很多问题等待我们深入探究.一,当前我国社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国家不断深化 社会建设改革,推动了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显着成就.但事实上,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社会建设中还存在诸多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城乡发展不平衡.这些年来,尽管我国经济总体上呈持续快速增长趋势,但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三农"问题日显严重."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结构性矛盾过程中长期积累的产物,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农民增收困难和农民负担过重,这已成为直接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邓小平曾经说过:"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o1](二)失业人口持续增长.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岗位不足,就业困难一直是我国就业中的问题.尤其是近些年来,城镇登记失业人口数量在增多,登记失业率增长速度在加快,从而出现了"经济增长"和"失业增长"同时增长的奇怪现象.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下岗失业问题尤其突出.一方面,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全面展开,越来越多的下岗人员成了"减员增效"和经济发展的牺牲品;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就业率的提高.失业人数的增加和失业率的提高反映出我国当前缺乏与经济发展相配套的社会保障机制,尤其是在劳动就业方面的社会保障机制亟待完善.(三)公共卫生建设发展滞后.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公共卫生建设近年来取得了很大 的发展,但仍然存在很多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公共卫生设施不完善,医疗卫生供给不足,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缺乏快速的反应;第二,公共91卫生监管松懈,卫生行政机构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不足;第三,医疗保健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的初级卫生保健不达标,这些地区的居民享受不到基本的医疗保健.第四,食品卫生监督缺乏有效机制,假冒伪劣食品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第五,公共环境没有得到有效保护,人们对公共环境的保护意识不足,致使许多劳动场所和公共场所存在很多健康隐患.(四)公共教育事业发展缓慢.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近些年来学龄儿童的入学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并在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在入学的学龄儿童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失学问题严重.另外,在高等教育阶段,高考制度的恢复最初的目的是公平的选拔人才并以一项公共政策的形式出现,而且选拔人才遵循的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可是近年来,高等教育在高考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基础上,给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权利",差额投档和自主招生等政策应运而生.在这样的运行机制下,平等让位于自主权利,自主权利冲击着公平,从而使教育领域仅存的一片净土也渐渐被玷污.二,影响当前我国社会建设的主要原因探析加强社会建设是我们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 署.我国社会建设的内容是具体的,但是它作为一个复杂的过程,包含多方面的因素.因此,我国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也是由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形成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经济原因——经济基础不发达.社会建设必须以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作为前提和基础,与社会建设相适应的公平,效率,竞争等理念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和派生产物.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我国生产力落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发育还不成熟,社会建设缺乏雄厚的物质基础,从而影响着社会建设的发展.加之我国社会目前正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在这个转轨过程中由于利益格局的变化,体制和机制上的不衔接以及人们思想上的不适应,造成了诸多社会问题.经济基础不发达,是我国社会建设滞后的根本原因.(二)政治因素——政府公共职能缺失.一方92面,公众对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增长与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发展滞后的矛盾突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错位"和"缺位"现象严重;另一方面,政府公共服务投入不足,而且服务资源分配不平等性问题严重.另外,社会政策重视不够,也是我国社会建设滞后的重要原因,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是加强社会建设的前提.(三)制度因素——社会制度不健全.良好的制度是实现国泰民安,社会和谐和人民幸福的根本保障.在我国社会转型阶段,原有的制度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旧的运行机制还没 有完全打破,新的体制构建尚未完善,这是造成很多社会问题发生的重要原因.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覆盖面窄,社会事业相对滞后,弱势群体困难较大.尽管目前已建立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条保障线,但是占人口多数的农民,以及城市中的低收人群体,都还未能得到很好的基本生活保障,医疗保障的覆盖面则更低.(四)社会因素——民间组织发展滞后.民间组织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的民间组织发育还不完善,致使社会建设缺少了必要的承担者和组织者.同时,我国民间组织的发展和管理也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有的组织机构不健全,活动行为不规范;有的作用发挥不明显,存在政社不分,"官办,官管,官运作",导致行政化倾向严重三,当前我国推进社会建设的对策针对当前我国社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笔者认为推进当前我国社会建设的着力点主要应该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筑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建设,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建设,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深层目标,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社会发展是相互补充,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大力发展经济,使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以此来筑牢社会建设的基础.特别是考虑到我国经济基础薄,人口多的特殊国情,必须要始终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二)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是社会建设的中心内容.社会事业包括医疗,教育,文化,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社会事业具有维护社会公正,服务公众,体现社会公益的作用.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因此发展社会事业,最直接的目标就是改善民生.孙中山先生说过:"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等.近年来,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最现实,最让人民群众关心的利益问题就是民生问题.为此党和国家在规划国家发展道路时紧密地围绕"民生"展开,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措施,以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此,我们要优先发展教育,大力培养人才,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新的就业发展机制,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经济健康稳步发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快社会保障建设,建立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实现人人生活有保障;建立完善的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三)加强制度建设,创新社会体制.制度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制度保障.制度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全局性和根本性特点,加强制度建设,创新社会体制,要求逐步形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完善社会管理和强化公共服务的制度体系.首先是完善社 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oL3]其次是建立健全社会管理体制,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推动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和社会协调机制相联系,政府行政职能和社会自治功能相互补,政府管理职能和社会自动调节相互动的社会管理体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新的环境下,我们要不断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转变社会管理理念,推进社会建设的改革创新,尽快建立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愿望的社会管理体制.再次,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医疗机构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政府要强化责任,加大监督力度.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最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居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问题,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四)优化社会结构,完善社会管理.社会结构的变革是社会转型和发展最重要的过程.J社会结构的状况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谐和社会发展,而且社会结构又是引发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的原因.当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结构由一元向多元转变,市场主体和社会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现已初步形成由政府,企业 和社会组织组成的"三元架构",企业,社会组织的社会作用日益彰显.为保证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促进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管理,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要充分发挥企业,社会组织的社会作用.参考文献:【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5.[2]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355.[3]刘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研究的三个理论问题[J].学习与实践,2010,(6).[4]贾建芳.中国社会建设的阶段性特征[J].学习论坛,2009,(7).(责任编辑胡爱敏)9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