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课程综述new

通信原理课程综述new

ID:1313682

大小:18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0

通信原理课程综述new_第1页
通信原理课程综述new_第2页
通信原理课程综述new_第3页
通信原理课程综述new_第4页
通信原理课程综述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信原理课程综述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通信原理”课前小述通信原理课前小述摘要:通信工程(CommunicationEngineering)专业是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并极具活力的一个领域,尤其是数字移动通信、光纤通信、Internet网络通信使人们在传递信息和获得信息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程度。通信工程具有极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是人才严重短缺的专业之一。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30年来形成了通信原理的主要理论体系,即信息论基础、编码理论、调制与解调理论、同步和信道复用等。而且“通信原理”作为一门离专业更近的一门基础课,个人觉得应重点学习数字通信系统中各种

2、通信信号的产生、传输和解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和熟悉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关键词:通信原理通信技术三网融合应用发展正文:就“通信原理”这门课来说,通信系统作为一个实际系统是为了满足社会与个人的需求而产生的,目的就是传送消息(数据、语音和图像等)。按煤质的不同,通信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称为有线通信;另一类称为无线通信。就我个人而言,平时接触到最多的通信方式就是通过手机来打电话、用电脑上网等,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无线通信给人们带来的便利。由于没有了线的束缚,人类能够更加自由地通信。所以我

3、认为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有很大一部分将会是无线通信的发展。无线通信又分为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两种通信模式。因此希望在通信原理这门课中能更多地学习、了解一些有关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方面的知识。不过除了无线通信外,我对有线通信中的光纤通信和微波中继通信也较感兴4“通信原理”课前小述趣。一.对于这学期的课程安排,我觉得应从以下几点来进行重点安排:1.绪论对于本章节中由于之前在高频和信息论中对通信和通信系统模型及其模拟通信、信息及其度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我觉得应重点讲述一下数字通信系统模型有哪些部门构成以及各部门的作用,数字通信和模

4、拟通信的优缺点以及对未来通信的发展有何影响。对于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这一节我比较疑惑的是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对其有效性和可靠性这两个技术指标要求的具体内容差别在哪。2.预备知识对于这一章部分知识是我们在上信号与系统和信息论中所熟悉的,比如:信号的分类;系统的分类;周期信号;信号的FT等。因此教学安排应重点阐述随机信号和确定信号的分析方法;高斯随机过程;窄带随机过程。对于本章我想知道为什么说确定信号的分析方法是信号分析的基础。3.模拟通信部分本章由书上的第三章、第四章两部分组成。对于第三章它讨论模拟调制中的幅度调制,而

5、对于幅度调制的方法中我们最陌生的就是残留边带调制(VSB),应重点掌握。第四章的模拟角调制是我们在高频的最后一章所学的,本章重点讲述的是频率调,因此需重点掌握调频信号的产生方法和解调方式以及两种解调方式的抗噪声性能。由于调频信号的解调方法不同,那么最终得到的东西是否是相同的呢?这是我想从本章学习的东西。4.数字通信部分本章有从书上的第五章至第九章构成的。对于第五章模拟信号的编码中PCM的过程的主要是由抽样、量化、编码三个过程组成的,而模数之间的转换也经过采样、量化、编码;那么两者之间是否有关联呢?第六章、第七章分别是数字

6、信号的基带传输,数字信号的4“通信原理”课前小述调制传输,那么什么是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数字信号的调制传输?两者的使用情况是怎样的?数字调制和模拟调制是否相似?数字调制的方式又有哪些?二进制数字调制中,载波的频率、相位、幅度、是怎样变化的?第八章现代数字调制技术,那么目前通信系统中常用的现代数字调制技术有哪几种?最后一章的内容也是我们在信息论中学习的最后一章所学习的内容,也是我较为感兴趣的以部分。对于一个系统只有它具有了纠错、检错能力,它才可以称之为一个完整的、有实用性的系统。不过对于卷积码了解的不是很深,因此应重点学习

7、他的它的编码和译码方法。二.未来通信应用之一:三网融合2.1三网融合的内容图2三网融合2.2三网融合的技术基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全面采用,使电话、数据和图像信号都可以通过统一的编码进行传输和交换,所有业务在网络中都将成为统一的“0”或“1”的比特流。光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综合传送各种业务信息提供了必要的带宽和传输高质量,成为三网业务的理想平台。软件技术的发展使得三大网络及其终端都通过软件变更,最终支持各种用户所需的特性、功能和业务。统一的TCP/IP协议的普遍采用,将使得各种以IP为基础的业务都能在不同的网上实现互通。4

8、“通信原理”课前小述图3三网融合的技术基础2.3三网融合的难处业内人士认为,三网融合是新形势技术融合、产业融合的趋势,推进三网融合将带来我国跨产业、跨平台发展的新机遇,但当前还需解决好管理体制、市场化运作能力及合适商业模式三大问题。三网融合已提出多年,但进展缓慢,一个主要原因即在现有体系下,广电网、电信网及互联网分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