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135793
大小:3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0
《沁园春 长沙 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沁园春·长沙》教案授课教师:教学目的:1.品味诗词,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2.感受诗人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并背诵课文。教学重点:1.感受诗中营造的阔大意境。2.体悟诗人主宰大地沉浮的英雄气概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豪情。教学难点:1.从意象的角度了解关于湘江秋景和少年同学的描写。2.领悟浪遏飞舟的深刻含义。教学过程一、导入:1925年正是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之际,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在去广州参加会议的途中经过长沙,重游了昔日与同志
2、们共同工作过的橘子洲。他看着滚滚东去的长江水,联想到发展的如火如荼的革命运动,心中按捺已久的诗情终于喷薄而出,写下了《沁园春·长沙》。不久这首诗便被发表在各大报纸上,在各界革命人士中引起巨大反响,说此诗是力挽狂澜之作。国民党主席蒋介石不甘自己在文学领域落后于毛泽东,便要求手下的笔匠与主编以他的名义写出更为出色的作品来,结果可想而知,蒋的代笔们写出的作品虽然也十分出色,但依旧无法超越《沁园春长沙》。这个故事只是一段野史,但却以《沁园春·长沙》的写作背景为依托,在民间广为流传。那么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抒发了怎样的
3、情,言了怎样的志,又构造了怎样的意境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鉴赏这篇佳作。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请同学注意节奏、字音,从整体感受诗歌的艺术境界。2.结合注释自由朗读,抓住关键词语。三、再读课文,鉴赏评价(一)、写壮景,书豪情1.研习“独立寒江”图分析这句诗的内容:明确:时间——寒秋地点——橘子洲头起到押韵的作用。站得高看得远,视野开阔,为全诗设立了一个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把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里。环境——独当时军阀正在通缉毛泽东,诗人是在人民群众的掩护下秘密到达长沙,独自来到橘子洲
4、头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一起突出了诗人处境的险恶。2.研习“独立寒江”图“看”字统领的七句,是怎样变换视角来描绘眼前的秋色的?明确:远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静)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静、动)仰视:鹰击长空(动)俯视:鱼翔浅底(动)总写:万类霜天竞自由分析各句中的意象及其意义。(山、林、江、舸、鹰、鱼)放眼望去,远处的重重高山,经秋霜之后都被染成了红色,如火如荼。眼前的江水,清澈而透明,碧绿如翡翠,晶莹如水晶,在这样平静的碧水之上,千帆竞发,百船竞渡,动静结合。万里无云的天空中,一只雄鹰在搏击、翱翔。透明清
5、浅的江里,鱼群自由的游动,追逐嬉戏。山上、江面、天空、水底,远近高低各不相同,又动静结合,可谓鬼斧神工。自古就有“秋士”一词,意思是说每逢到了秋天,男子看到满眼的萧瑟凋零的破败景象,禁不住会有一种年华易逝的伤感之情。因此才有了“万里悲秋常作客”、“秋风秋雨愁煞人”的佳句。而诗人笔下的秋天却是大红大绿,万物都生机勃勃得景象。这样别具一格的秋景,暗示着诗人对受压迫人民的一种号召和呼唤,对自由和解放的向往追求,使诗上升到了哲理的高度。3.体会“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真实含义明确:“怅”愿意是失意,这里用来
6、表达深思而引发的激昂慷慨心绪。自然界的一切是这样的蓬勃绚烂,现实社会却又是如此的沉闷黑暗,“独立寒秋”的诗人仰天俯地,心有所思,思有所困,不禁问苍茫大地,谁来主宰自然界的盛衰枯荣,又有谁来主宰国家与人民的命运?这一句是全诗的诗眼,上阕就这样通过写景,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表达了青年毛泽东的伟大志向。4.讨论“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的作用。这两句起到了过渡的作用,其中的“携”、“忆”两字同上阙的“独”字形成呼应和对比。上阙诗人写的是旧地重游所见之景与触景所发之情。下阙中诗人回忆到曾经与同学在一起的岁月
7、。“峥嵘”原形容山势高峻,这里是不平凡、不寻常的意思;“稠”即多,指曾经和同学们在动乱年代里一起经历过的风雨之多,表明时代的特点,艰难时世反衬出人物的奋发有为,自然的引出下面对往昔岁月的描绘。5.研习“峥嵘岁月”图“恰”字统领的七句,描绘了怎样的图景,又描写了怎样的一群年轻人?明确:当时的毛泽东和他的同学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意气奔放、强劲有力,他们光芒四射,志向远大。常常写出慷慨激昂的文字来评价国家大事,特别是成立了《湘江评论》。“粪土”,名词活用为动词,视……为粪土,表现出一种对万户侯的蔑视。与
8、《陈涉世家》中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异曲同工之妙。描绘了一幅“峥嵘岁月”图。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里描绘的年轻人正能表现出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是有才华、有抱负的热血青年,是能够改变一个时代,崛起一个国家的“风流人物”。6.如何理解“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明确:在诗的结尾,诗人反问到:可曾记得,那时的我们常常到激流中奋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