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

ID:13100508

大小:149.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7-20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_第1页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_第2页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_第3页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_第4页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_第5页
资源描述: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实况回放】陈锡文介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郭卫民]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昨天已正式公布了。今天我们很高兴请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也是我们的农业农村问题专家陈锡文先生同大家见面,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很多记者都很熟悉陈锡文先生,这是他连续第三年出席国务院新闻办的发布会,向大家介绍有关中共中央“一号文件”的情况,现在我们请陈锡文先生做介

2、绍。中国的党和政府对农业农村工作特别重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谢谢郭先生,大家早上好。大家都知道,昨天下午新华社已经全文播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个《意见》就是中共中央2006年的一号文件。自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为指导农业、农村工作连续三年发出一号文件,这是第三个。联系到整个农村的改革,很多记者都知道,在八十年代中共中央曾经为指导农村农业工作连续发了五个一号文件,从7><1982年到<1986年,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村的。从2004年到2006年,每年的一号文件又是指导

3、农村农业工作的。可见这个阶段,中国的党和政府对农业农村工作确实是特别重视。这个文件今天都已经在主要的媒体上全文发表了,比较长,大家可能都看到了,一共分了八个部分,32条内容。为了便于大家了解这个文件的目的和基本内容,我现作一些背景介绍。材料大家手里都有了,我不一定照着念,简单讲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概念[陈锡文]首先大家都比较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提法,对于大家来讲这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五十多年的历史中,据我们现在查到的党和政府的文献来看,在五十年代中期,党中央和国务院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即

4、使在改革开放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党和国家的很多重要文件里也多次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次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它的背景也是大家了解的,就是去年十月,中共中央召开了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五中全会主要是审议了中共中央《关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这个建议中,明确提出了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陈锡文]正是根据去年十月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要求,在去年年底中央召开农村工作会议,以及制定2006年的“一号文件”的时候,就明确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放到一个突出的重要位置。从这个角度去讲,我个人觉得,这

5、次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以前几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联系的角度讲,它作为一个目标,从引导中国农民追求美好憧憬来讲是一脉相承的。新农村建设不会涉及生产资料方面的变化[陈锡文]但是从区别来讲,过去我们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比如五十年代中期,主要强调的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些变化,比如说把私有的土地变成了集体所有,比如说个体经营变成了农村合作社和人民公社的统一经营,这是一方面,是一部分人对当时新农村建设的一种理解。第二方面,是由于当时的国力,特别是政府的财力明显还不够强,因此农村的建设主要还是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来建设。这次提出来,在背景上就

6、跟过去有了相当大的不同。农村的生产关系现在是明确的,也是稳定的,也将是长期坚持的,这种生产关系体现在土地问题上,就是由我国的宪法规定的,农村将长期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陈锡文]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次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不会涉及生产资料方面的变化。另一方面,最近这些年来,由于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实力确实有了明显增强,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级政府逐渐具备了对农村的建设和发展给予更多财力方面支持的能力。所以我们说,这次的新农村建设,不单单是提出了一个努力的方向,不单单是给农民提供了一个美好的憧憬,而且是要把新农村建设

7、作为各级党和政府,作为引导社会各个方面,大家共同参与,积极把这项事业推向前进的这样一个很有现实感也很有紧迫感的任务。这是跟以前相比而言的联系和区别。中国工业体系和现代化城市同农民贡献密不可分[陈锡文]从中国的历史来看,我主要是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大家都知道,那时候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水平都非常低,讲生产产值的话,现代工业的产值在当时的工农业总产值中只占20%左右;城市化的水平也相当低,当时城镇人口只占总人口的<10%左右。要建设一个现代化国家,把一个农业国逐步改造成为一个工业国,当然就要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而资金从

8、哪里来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此从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一直到七八十年代,在中国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村成为一个提供积累资金的重要方面。所以可以这么说,中国如今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有一批比较漂亮也比较现代化的城市,它和中国广大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