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与佛家意象的比较

道家与佛家意象的比较

ID:13064896

大小:4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0

道家与佛家意象的比较_第1页
道家与佛家意象的比较_第2页
道家与佛家意象的比较_第3页
道家与佛家意象的比较_第4页
道家与佛家意象的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道家与佛家意象的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摘要:道家与佛家是不同的派别,但二者在中国的发展互相影响、排斥和融合,佛、道中有一些共同的意向,虽然二者在用词上看似有相同之处,但实质上有很大的不同。关注这些意向的异同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佛、道之间的关系。关键词:道家、佛家、意象、异同道家与佛家是不同的派别,但二者在中国的发展互相影响、排斥和融合,佛、道中有一些共同的意向,虽然二者在用词上看似有相同之处,但实质上有很大的不同。关注这些意向的异同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佛、道之间的关系。下面对佛家与道家的一些常见的意向进行分析:一、荷之意象莲花是佛门圣物,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寓意;在道教中,荷花的地位也是鲜出其右者,

2、充满了祥瑞色彩。印度佛教是着重探求解脱人生苦难的宗教,其基本的理论模式是:此岸———渡达———彼岸。“此岸”即现世,是苦海;“彼岸”即来世,是佛国。在印度佛教中“,彼岸”被描绘成一个美妙的世界,如《华严经》就精细地描绘了“莲花藏”世界;而佛教所宣扬的解脱、渡达过程是从此岸到彼岸、从尘世到净界的过程,则恰似莲花从淤泥中生。所以,佛经中常用莲花为比喻,如《大智度经·释初品中尸罗波罗密下》:“譬如莲花出自淤泥,色虽鲜好,出处不净”。《无量寿经》“清白之法最具圆满⋯⋯,犹如莲花,于诸世间,无染污故。”文献记载与考古发掘均已证明,荷花是原产于中国的古老花卉。中国的神仙传说在描写

3、仙境时,也出现了荷花意象“有石蕖青色,坚而甚轻。从风靡靡,覆其波上。一茎百叶,千年一花。⋯⋯故宁先生游沙海七言颂云:‘青蕖灼烁千载舒’”(《拾遗记》卷一“轩辕黄帝”)。而藕则是神仙的食物,葛洪《尔雅图赞·芙蓉》:“芙蓉丽草,一曰泽芝。泛叶云布,映波赮熙。伯阳是食,飨比灵期”(《全晋文》卷一百二十一)。“伯阳”即老子,葛洪将老子之享高寿归于食藕之功。荷花的花、食两途共同推进,形成“合力”;南北朝时期,随着道教的成熟,荷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道瑞”的象征,江淹《莲花赋》即云:“一为世珍,一为道瑞”,他在《访道经》诗中亦有“池中莲兮十色红”之句。荷花既是佛门圣物,象征“出淤泥

4、而不染”,同时又是道教标识,充满珍祥色彩。在佛教与道教的融合、互动过程中,荷花充当了“信使”的角色。“三教合流”是唐代思想史、文化史、宗教史的重要特色,论述者已多,精义胜解迭出。下面这则材料鲜见诸引用:元和中,有高昱处士,以钓鱼为业。尝舣舟于昭潭,夜仅三更,不寐,忽见潭上有三大芙蕖,红芳颇异。有三美女各据其上,俱衣白,光洁如雪,莹若神仙。共语曰:‘今夕阔水波澄,高天月皎,怡情赏景,堪话幽玄。’⋯⋯又曰:‘请各言其所好何道。’其次曰:‘吾性习释。’其次曰:‘吾习道。’其次曰:‘吾习儒。’各谈本教道义,理极精微。(传奇·高昱)这或可折射出唐代“三教调和”的思潮,荷花是三者

5、共同的载体。这大约就是后代所谓的“红花绿叶白莲藕,三教本是一家人”的先声吧!二、空之意象无论是道家因了悟“空”的玄机而豁达,还是佛家因洞悉“空”的真相而寂灭,他们都重视对“空”的阐发与体悟。道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文化,道家认为宇宙万物是浑然一体的,每种事物都是宇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空”也是宇宙的组成部分,并且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即道是万物赖以存在的根据和派生万物的本源,也就是包括“空”在内万物统一于道。他又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道是恍惚

6、的,是有与无的统一体。有从哪里来?只能从无中生,无即“空”。只有“空”的存在,才使“有”成为可能,也正因为有了“空”,“有”才能有运动变化的空间。道恍惚无形,“空”是其依托,道又确实存在,“有”是其动力。“有”在“空”中不断运动,“空”也随之运动,存在的事物渐渐消失了,“有”便成了“空”。合于自然造化,随着一种事物的消失,另一种事物产生了,那么原来的“空”又转化为“有”。于是有无相生,周行不止。这生生不息的“有”与“无”的运动便是道,便是宇宙万物变化的根源。可以这样说,没有“空”就没有“有”的存在,也就不存在有情有信,但无为无形的道。道既不存,何言天地人?何言所谓的道

7、家呢?空在道家是组成宇宙的一部分并与万物相和,宇宙与其中的每一部分都是浑然一体的,宇宙所遵循的道存在于每事每物之中,每一事物都有宇宙精神蕴涵其内。老子说:“三十幅共一縠,当其无,有车之用。娫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牍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实在之所以有用,是因为空虚在起作用虚白之处并非空洞无物,有和无是对立统一的。正因为空的重要性,道家主张无为,反映在生活中便是无为而长存,反映在处理社会事物上便是无为而治的社会政治哲学。功利是“空”,权势是无,人民顺应天道,代代不息,统治者自会无欲而刚。“空”在道家与有平分秋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