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适应高中学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指导学生适应高中学习1、相关定义1.1、学习适应性概念界定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周步成教授认为学习适应性是”个体克服困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倾向,亦即学习适应能力。其主要因素有学习热情、有计划地学习、听课方法、读书和记笔记的方法、记忆和思考的方法、应试的方法、学习环境、性格和身心健康等。”田澜认为,学习适应性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学习条件(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学习任务要求等)的变化,主动做出身心调整,以求达到内外学习环七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调查研究-以大连开发区非城区七年级学生为例5境相平衡并促进学力发展的能力。[15]还有的学者认为学习适应性是当个体周围
2、的学习环境、学习对象和内容发生改变时,个体为避免或改变学习效能下降而主动克服困难改变自身,以期取得良好学习效能的一种能力。[16]以上的三个定义在本质上大致相同,只是叙述方式有些不同,笔者综合三个定义,概括得出本文的学习适应性概念为:学生能够依据新的学习环境及学习需要,不断地调整自我,克服障碍,以达到与新的学习环境平衡并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一种能力。1.2、网络学习适应性定义本研究中定义网络学习是个体或者群体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或者各相关支持设备进行实时或者异步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与网络学习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积极反作用并最终顺应网络学习环境,而获得平衡的心理能力。
3、1.3、国外探究式学习的概念国家研究理事会(1999)制定的美国科学教育标准中定义探究科学为科学科目学习的核心,探究式学习是一个多维的学习活动,包含了发现、质疑、查阅书本和其他信息来源、设计探究计划、用实验回顾已知的概念、分析解读数据、给出答案,解释或预测、协商与交流结果等。探究要求使用严肃、逻辑性的思维和多种解释。美国科学教育标准指出”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了观察、提出问题,浏览书籍或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试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做出评价,运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问题、解释、预测以及交流结果。探究学习要求确定假设
4、,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国家研究理事会1999)。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探究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流程。”让学生去做的事,而不是为他们做好的事”。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做甚至做什么,而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归纳、总结好的现成的结论。美国科学教育标准所做的探究式学习定义强调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强调了知识的自主构建性。Short等(1996)认为探究就是一个过程。探究式学习始于学生的先前知识与学习兴趣,指引学生采取学习行动。探究式学习的关键概念是,它有一个探究周期或循环。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不是静态的知识,学习者不是空的容器、没有
5、尽可能多地吸收预先确定的材料。学习者被视为一个探究者,探究在实际生活情境中有意义的问题。Bruce等(1996)认为探究式学习有一个学习流程框架,框架显示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习者如有任何疑问或问题,可以再先设问,继而探究、创造,协同讨论形成结论,并对探究的决议做出反思。下图2.1是Bruce等设计的探究式学习流程框架。7图2.1探究式学习流程框架(Bruce&Davidson,1996)探究式学习被定义为学习环节(过程),它包含了问题的生成、调查、创造解决办法、谈论研究结果。(inquirypage.http://inquiry.uiuc.edu/)探究式学
6、习试图让学习超越具体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将接受到的教育更容易的迁移到情境中。探究式学习可以被认为是一个有情境的,行动为主的,交际的,反思的过程。Anderson(1999)认为探究式学习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点。他首先谈到教师的角色。教师是协助者,帮助学生处理信息,指导学生的行动,协助学生思考,示范学习过程。而学生的角色是自主探究者。学生自主处理信息、设计自己的学习计划、解疑和设疑、分享交流答案。学生作业(工作)包含自主设定学习任务(课题)、明确要解决问题、自主建构知识体系、解释复杂问题、获取信息、阅读信息、书写信息等。Sweller(1999)将探究训练模式分
7、为七个步骤,一,由教师选择探究问题,加以研究;二,教师介绍探究过程,呈现探究问题;三,学生质疑提问,收集资料;四,学生形成理论,加以验证;五,学生陈述规则,加以解释;六,学生评价探究结果;七,学生分析探究全过程。桑德(R.B.Sound)和特罗布雷奇(L.W.Trowbrideg)对提出学生应掌握五个探究技能,分别为收集的技能、组织的技能、创造的技能、操作的技能、交流的技能,如图2.2所示。(彭蜀晋1990)8收集的技能组织的技能创造的技能操作的技能交流的技能倾听观察发问收集资料调查研究记录比较类似点比较不同点体系化概括评论分类展望设计新问题发明综合使用仪器仪
8、器保管演示实验修理制作观测提问讨论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