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工业设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ID:13011342

大小:18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0

工业设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_第1页
工业设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_第2页
工业设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_第3页
工业设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_第4页
工业设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业设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第26卷,第3期,2009年5月JournalofZhejiangSci-TechUniversityVol.26,No.3,May2009文章编号:167323851(2009)0320430206工业设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孙颖莹(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杭州310018)摘 要:在分析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必要性、内容、原则的基础上,就如何落实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人才类型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展开了讨论。并针对学生应掌握宽厚的知识、具备综合的创新设计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总体要求,提出了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知识体系的构

2、建方案,并就知识、能力、素质目标的落实提出相关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知识体系;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0引 言2006年3月16日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鼓励发展专业化的工业设计”。2007年2月13日温家宝总理作出重要指示:要高度重视工业设计”。这是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很好的发展机遇。但如何在大众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出合格的设计人才,满足国家工业设计发展的需要,是当前工业设计教育面临的挑战。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对于具备工业设计本科学位授

3、予权的全国高等院校的统计,至2007年全国有260余所开设了工业设计本科专业,名列设置最多的工科类专业的前8名,超过了绝大多数的传统专业。一方面体现了社会对工业设计人才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也可能是部分院校盲目设置新专业,导致专业膨胀。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尽管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工业设计教育体系,但设计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仍远远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为此,应重新审视工业设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与人才培养规格的内涵,研究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思路。 1 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1 大众化教育阶段工业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呈现趋同特征我国高等教育

4、进入大众化阶段后,一些高校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存在模糊不清的现象,大家众说纷纭,各执己见。前文提及的260余所高校中,涉及到教育部“211工程”、“985工程”高校和老本科院校,也有不少新升格的本科院校,在校生数万名。各校因办学条件、办学历史、学科依托、行业或区域依托各有不同,人才培养目标本应有所特色或不同,但目前呈现培养目标趋同化,表现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学时学分数、教材等的趋同,不能满足社会对设计人才多元化的需求。由此出现了教学质量参次不齐的局面,甚至有些学校不能保证最基本的教学质量。1.2 新专业目录颁布后不少高校对工业设计专业培养目标的定

5、位和培养规格的内涵把握不准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本科专业目录“工业设计(专业代码080303)”专业中,明确规定主干学科是机械工程和艺术学,由此观之,本专业应该培养 与产品设计相关的专业性人才。同时文件中提及视觉传达设计和环境设计方向。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年提供的工业设计指导性专业规范(讨论稿)中,也包含了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和环境设计三个方向。实际办学过程中,三个方向很难均衡发展,因为视觉传达和环境设计的主干学科还应涉及广告学、建筑工程、园艺学等,仅开设一两门视觉传达课程和环境设计课程,很难实现此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宽泛却因此使不少高校不

6、能很好把握自己的特色,在课程设置出现“拼盘式”,课程间缺乏支撑和联系,人才培养规格也没有达到应有的广度和深度。此外,所有高校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必言称“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设计专门人才”。提法不错,但不够务实,往往流于形式,失去了一个学校面向其特有的生源群、面对其所处的地域经济特点,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培养目标所应有的思考。 国家教育部专业目录和专业规范给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指导性的意见,我们应以此为指导思想,结合本校的办学条件和学科专业基础,细化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内涵,并贯彻到培养目标中。1.3 不少高校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没有明确的类型差

7、异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应强调作为一个设计人员所要达到的高度,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并能描述优秀、良好、合格的设计人员的共性与特性。一般说来,即使是优秀的毕业生如果没有经过多年的市场锤炼,也很难只是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就能完成其“凤凰涅磐”,再说学生本身存在个体差异,最终的培养效果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类型差异。有些高校忽视了这种无阶梯性差别,一味拔高工业设计培养目标,却直接导致无法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而且,过高目标直接影响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落实和质量的保证。大众化教育阶段的时代背景要求高校根据学校定位和本专业建设目标合理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新专业

8、目录前提下,培养目标理解上的模糊和培养规格缺乏类型分类,要求高校尽快研究培养目标,明确培养规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