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乾隆帝关于土尔扈特东归的诗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乾隆帝关于土尔扈特东归的诗文乾隆帝关于土尔扈特东归的诗文乾隆帝关于土尔扈特东归的诗文乾隆帝关于土尔扈特东归的诗文乾隆帝关于土尔扈特东归的诗文乾隆帝关于土尔扈特东归的诗文乾隆帝关于土尔扈特东归的诗文乾隆帝关于土尔扈特东归的诗文乾隆帝关于土尔扈特东归的诗文乾隆帝关于土尔扈特东归的诗文乾隆帝关于土尔扈特东归的诗文乾隆帝关于土尔扈特东归的诗文2012年1月新疆大学(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0卷第1期JournalofXinjiangUniversity(Philosophy,Humanities&SocialScience)Jan.2012Vol_40.NO.1乾隆帝关于
2、土尔扈特东归的诗文木周轩(新疆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46)摘要:乾隆帝就土尔扈特东归所写的诗文,反映了安置土尔扈特部的全过程,既把握了大局,又注重了细节.其重视程度非同一般,措施快速有力,至今仍然是历史上成功处理民族关系的典范其诗文有着鲜明的时代感和深厚的历史感,彰显了中华各民族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所做出的贡献.关键词:乾隆帝;土尔扈特东归;诗文;国家统一;历史见证中图分类号:I2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820(2012)01—0134—07公元1771年(清乾隆三十六年)初,距今240年前,在广袤的欧亚草原上,爆发了一起
3、震惊世界的大事件:游牧于额济勒(今称伏尔加河)下游近一个半世纪的我国土尔扈特蒙古部落(包括和硕特部众),因为怀念故土的历史因素,不同宗教的文化因素,心系祖国的政治因素,反抗沙俄的民族因素的相互激荡…,在首领渥巴锡,策伯克多尔济,舍楞等人领导下,毅然举部东归,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终于回到世代向往的祖国.当事人乾隆帝关于土尔扈特东归写有诗作18首,碑文纪略3篇[]卜,反映了安置土尔扈特部的全过程:一是欢迎归来,精心接待;二是碑传纪略,传诸后世;三是吟咏贡物,赞赏诚意.这些诗文记载历史,启迪现实,今天仍然值得我们珍视.一,欢迎归来精心接待渥巴锡的父亲敦罗布喇什执政期
4、间,派遣使臣吹札布,冲破沙俄的阻挠,历时三年到达承德避暑山庄,向乾隆帝进献贡品弓箭袋(今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等.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九月十二日,乾隆帝在万树园宴请吹札布一行,同意他代表部落去西藏熬茶拜佛的请求,派遣官员护送,并赋诗《宴土尔扈特使臣》以纪之:乌孙别种限罗叉,假道崎岖岁月赊.天I阙不辞钦献赆,雪山何碍许熬茶.覆帱谁可殊圆盖,中外由来本一家彼以诚输此诚惠,无心蜀望更勤遐(乾隆御制诗二集卷六十五)诗中说:土尔扈特部汗敦鲁布喇什派遣使臣吹扎布,借道俄罗斯,历经三年多的艰苦跋涉,来向我朝入贡.对于来自远方恭敬的进献我是不推辞的,该部使臣想代表部落去雪域西藏熬茶礼
5、佛也得到许可,并派员护送.我对土尔扈特部施恩加惠不属例外,因为土尔扈特部原本是由西域迁徙而去的,大清应以一家亲人来相待.土尔扈特部诚心地献纳,我也诚心地施以恩惠.我不是得陇望蜀的贪心之人,但我由此更加地关注远方的土尔扈特部.随后,乾隆帝又写下《万树园宴都尔伯特亲王伯什阿噶什及土尔扈特使臣吹札布,即席得句》和《万树园赐都尔伯特亲王伯什阿噶什及土尔扈特来使观灯》,此时正是平定阿睦尔撒纳叛乱之际,诗中抒发宴请和观灯火的感受,意在显示天朝声威,安定远方.次年返回北京,乾隆帝再次接见吹札布,详细询问部落处境,吹札布涕泪陈述部落遭受沙俄压迫之苦,表现出对祖国故土的强烈热爱.乾隆帝接见并
6、宴请土尔扈特使臣并不是孤立事件,而是康熙年间图理琛使团,雍正年间满泰使团专程远赴伏尔加河畔慰问土尔扈特部的继续.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由土尔扈特部西迁后的第四任首领阿玉奇汗(即渥巴锡的曾祖父)派出的使团取道西伯利亚,历时两年多抵达北京.康熙帝深为感动,派出由太子老师殷扎纳,理藩院郎中图理琛为首的三十二人的使团,前往伏尔加河下游探望土尔扈特部落.他们于1712年6月23日由北京启程,历时两年的艰苦跋涉,1714年7月12日到达阿尔奇的驻地马奴托海.受到部众隆重欢迎,殷扎纳向阿玉奇宣读并递交《康熙帝谕阿玉奇汗敕书》,转达了对土尔扈特部落的慰问和关怀.使}收稿日期:20
7、11~}7—26作者简介:周轩(1953一),男,吉林长春人,新疆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从事新疆历史与文化研究.第1期周轩:乾隆帝关于土尔扈特东归的诗文团在盛情款待十四天后踏上归途,1715年4月30日返回北京,受到康熙帝的嘉奖.图理琛写出《异域录》一书,一经刊出就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享誉中外.这次使团出访的意义是巨大而深远的.法国学者加恩指出:”中国游子土尔扈特人的东归,最早提出于1714年.土尔扈特人若不是由于中国的许诺而长久怀着重归故土的想法,怎么可能在1771年突然离开已经生活了一个世纪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