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968434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9
《苏教版四年级运算律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运算律》说课稿1、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6-57页。在此之前,学生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接触过加法的验算和口算等方面的知识,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有一定的铺垫作用。通过运算律的学习,使学生在实际计算的时候能够应用一些巧方法,使计算变得简单而且快。2、教育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教学部分分为三个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初步感知交换律的价值,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
2、合律的过程,并经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3、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探索中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理解不同算式间的相等关系,发现规律,概括运算律。4、首先我将教学过程分为4个部分(1)结合情境引出课题(2)研究加法交换律(3)研究加法结合律(4)实践运用。下面我将详细讲解我的教学过程:(1)结合情境引出课题出示例题,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得出了什么,然后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如下的问题:①参加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3、? ②参加活动的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③跳绳的男生和踢毽子的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④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数学源于生活,用学生身边事情引入课题,可以让学生自由地提问,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研究加法交换律首先研究第一个问题,根据题目“参加跳绳的有多少人?”先让学生列式,这里会出现28+17和17+28两种情况,从而引导得出: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板书:28+17=17+28。接着,让学生观察这个等式,你有什么发现?(同桌交流并汇报) 学生一般会回答: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但结果是相等的。或者28和17交换位置,但结果不
4、变。然后提问:比较他们两的结论,你有什么要说的?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仅凭一个特例就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太草率了,不妨把这个结论当做我们的猜想。(板书:猜想)引导学生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通过计算发现结果相同。在这里,我充分让学生自主活动,规律发现的过程。一方面组织学生写出类似的等式,帮助了学生积累感性材料,另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表象,进一步感知了加法交换律。接下去提出:能不能用一个等式来表示我们发现的规律?同桌讨论。1°我们用符号表示+○=○+△2°我们用字母表示a+b=b+a比较表示的不同方式,提出用字母表示发现的规律比较简
5、洁。然后指出:这样的规律就是加法交换律。这里帮助学生构建了简单的数学模型,使学生体会到符号的简洁性,从而发展了学生的符号感。(3)研究加法结合律再次出现课件,研究: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列式,并通过计算得出(28+17)+23=28+(17+23)提问:算一算,下面的○里能填上等号吗?(45+25)+13○45+(25+13)(36+18)+22○36+(18+22)回忆前面加法交换律的总结过程,放手让学生自己寻找规律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得出: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可以写成:(a+b)+c=a+(b+c)指出:这就是
6、加法结合律。在这个环节里,抓住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把加法交换律的学习,迁移类推到加法结合律的学习中来。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下,逐步从观察——感知——理解,充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学生讨论、交流、汇报等环节,还给学生一个自主的空间。(4)实践运用。这里我准备安排基础训练和拓展训练两个练习,通过层层深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课知识,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乐趣。基础训练就是书上第58页的想想做做1、2、4、5.应用加法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30+28+70+45+72。通过该题训练把一般的规律推广到更多的数
7、字计算中,有利于知识的深化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提高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教学的一些想法,谢谢各位评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