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疑难问题征集汇总

小学数学疑难问题征集汇总

ID:12934415

大小:2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9

小学数学疑难问题征集汇总_第1页
小学数学疑难问题征集汇总_第2页
小学数学疑难问题征集汇总_第3页
小学数学疑难问题征集汇总_第4页
小学数学疑难问题征集汇总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疑难问题征集汇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疑难问题征集汇总 一、数与代数  1、关于教学目标 计算教学中,注重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有助于对计算算理等的理解;但是练习的量总觉得不够,学生的练习没有达到一定量,使得学生在计算技能形成上有一定的困难。现在的教学中,计算与问题教学混合在一起,能力训练不够系统,掌握不扎实。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是我们的困惑。 新课程把估算教学的重点由单纯的技巧性训练转变到估算意识的培养。但在问卷评价中还是会把单纯的估算作为考核内容,老师应如何把握?低段估算教学数据过小,怎样让学生感受不到估算必要性?数感的培养是否只在计算课中进行?是否每节计算课都有必要渗透数感培养? 教材内容过

2、于生活化,各单元内容缺乏系统的知识点,原本一些简单的知识学生经过自学也可以解决的问题,现在学生拿什么去自学。现在该怎样让学生自学? 2、关于教学方法 在做竖式加减法时,我们很强调“满十进一”和“退一作十”,并把“进一”和“退一”表示出来,但课本中却没有这样的标记,这是为什么?该让学生做这样的标记吗? 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表示法的困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混淆两者的表示方法。如在表示经过多长时间上面,学生常常习惯性的表示为1:15。那么在实际教学中除了反复多次强调的方法之外,还有更加形之有效的方法能让学生明白时刻与时间的差别并学会正确的表示吗? 解方程是根据天平的原理来教学的,学生较易

3、理解,但是对于减X或除以X来说,学生的掌握不是很理想,虽然教材上没有做要求,可是很多练习上有,没有一定量的练习,学生掌握有困难。教学中该如何把握? 四上教材中介绍了计算器的使用,在五上第二单元增添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但实际教学中一般不允许使用计算器,这一内容有无必要,计算器的使用应如何把握?在五下“因数与倍数”单元中,在第12页中指出“注意: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而教学偶数时又指出“0也是偶数”。质数与合数中,对0的问题又没有加以说明。这是样学生容易搞混?究竟在这一单元的研究中,到底包括0还是不包括0?在碰到有关因数、倍数、偶数

4、、奇数、质数、合数时要不要考虑“0”? 3、关于教材处理 一上年级教学基数和序数的含义时,涉及左、右的方位知识,教材由于考虑左右相对性的教学难度把左右位置内容放在一下,给教学造成一定困难。这两个左右该如何处理? 一下年级教学认识几时几分,学生困难重重。一方面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另一方面由于还没学习乘法计算,给学生的计算设置障碍,是否把这一内容的教学时间滞后? 100以内的加法在二年级的上册进行了笔算教学,在二年级的下册又进行了口算的教学,感觉上有点重复。学生如果掌握了笔算的方法,在口算时就会用笔算的方法去口算。能否将这两块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 四则混合运算教学放在四年级学习有所滞后

5、。在二下解决问题的第四课时中,就出现了带小括号的两步计算,在三年级的解决问题中曾出现了递等式的两步计算,所以是否考虑把简单的两步计算运算顺序、递等式书写格式等教学提前? 有些数学内容学习的间隔时间太长,如教材在三年级下册的时候安排了“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到四年级下册学习“小数的意义与性质”时,很多学生都已经忘光了,像这样概念性的知识能否整合在一起系统性地学习,以便让学生掌握更好?分数的认识也是同样。 五下把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这些内容与数的整除这一块分裂后安排在约分通分之前,删除了整除的概念教学,去掉了学生最喜欢的用短除法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

6、内容。将分解质因数、互质数、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内容安排在《你知道吗?》这样的环节,到底是教还是不教,怎么教,教到怎样的程度?是否需要对相关内容进行整合补充? 4、关于应用题教学 线段图画线段图是问题解决中常用的一种思考策略,人教版教材出现用线段图辅助教学比省编教材足足晚了近一年。同时,不少与旧教材同类型的应用题,都没有采用线段图来辅助教学。老师们疑惑了:线段图还作不作为应用题教学的重点?还要求学生画线段图吗? 数量关系要不要?学生做题时往往是凭感性的理解,模糊的记忆,机械的模仿。教材很少向学生传授数量关系式的知识。学生的脑海中根本没有数量关系的概念

7、,也不知道数量关系式有什么用处?从而就没有建立起数量关系式的模型。把数量关系教给学生后,很多题目套用数量关系式就可以解决。可如今这一法宝在新教材中找不到踪影,数量关系还要不要了?如果要应该如何进行教学呢? 简单的应用题分散在了各册各单元,有的类型是以例题出现,有的是编排在了练习题中,学困生不能系统理解掌握每一类数量关系,老师如何进行整合处理? 以前的“应用题”是独立于其他知识单独编排的,老师可以对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对于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掌握解题技巧确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