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927834
大小:9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9
《前黄实验学校主课题研究方案2008》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课题研究材料编号(00-00-01)2008/02/16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衔接教学创新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执笔:时云峰一、研究背景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和普通高中同属基础教育,肩负着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共同使命。当前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已完成第一轮次实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开始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教育将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进一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随着高中阶段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开,作为其基础的初中课程改革的成效将得到直接的检验,从
2、中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要求,为初中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指明方向。长期以来,初高中教学相对独立,仅以中考为纽带形成有明显局限性的联系,信息传递和反馈渠道不畅,相互之间对对方课程改革中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等方面的根本性变化反应迟钝。导致初中教师对阶段性培养目标把握不准,高中教师对学生基础状态缺乏了解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课程改革实施中教学行为的盲目性。新课程打破了原有的结构和模式。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启动,新教材所承载的课程内容出现明显的不衔接现象,学生思维方式和智能发展要求跨度太大等问题的存在,导致新课程实施中许多矛盾和困难逐步暴
3、露出来。这些矛盾和困难由谁来解决?何时解决?怎样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传统概念中的初高中衔接教学都是以高中为解决问题的主体所进行的补偿性的研究和实践。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如果这些问题仍然仅由高中阶段来解决,必然让高中教学面临既要向前谋发展,又要回头补基础的困境,显然不符合早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时代要求,严重阻碍新课程的进一步推进。初中课程改革虽然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在关于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和评价等方面还有很多模糊不清的问题尚待解决,教师素质、教材结构内容等课程资源亟待进一步提高、改进和完善。本课题旨在构建一种新的研究途径和方
4、式,将初中作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建立和完善初、高中两个阶段的沟通渠道,在共同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使初中阶段培养目标准确定位,充实和完善教师的教学理念,促进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进一步转变和提高。这不仅有利于解决好新课程背景下的初高中教学衔接的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初中更好地解决自身的问题。这一课题的提出也是为了更好地落实“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办学理念。二、理论思考(一)概念界定本课题是以初中为立足点,以初中为解决初高中衔接问题的主体,所进行的自下向上的发展性研究,而非传统概念中以高中为主体的补偿性衔接教学研究。本课
5、题以当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背景,以各学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有利于学生在初中阶段获得尽其可能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高中课程改革顺利推进为目的,对初中阶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方面展开研究。在抓好基础性培养的同时,着重抓好发展性培养,找到初高中教学有机衔接的策略、方法和途径。(二)研究目标在基础教育培养目标指引下,学习并有机整合运用影响较大的多种有效教学理论,在对各学习领域的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进行深入学习、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制定(共5页第5页)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实验学
6、校课题研究材料编号(00-00-01)2008/02/16各阶段各学科的课程目标、课程实施的方案,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并最终落实到每个教学内容的课堂教学实施和具体活动开展的实践中。在发现并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探索、研究过程中,找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可采用的基本方法,构建出正确的思想模式和行动方案,引导教师教学行为教学方式的转变,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式的进步、学习水平的提高,使学生获得尽其可能的可持续发展,并给高中阶段提供优质生源,为更多更快地培养优秀人才,为提高国民素质作出贡献。(三)基本原则本课题
7、在研究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严格执行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遵循教育教学基本原则,遵守教育教学有关法规和纪律。不明显增加学习的时间投入,不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确保在有效促进初中阶段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前题下,进行初高中衔接教学的探索、尝试、实践和研究。三、研究内容借助课程理论对初高中衔接教学创新研究进行总体设计,着重针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研究:1、立足初高中相衔接,对课程目标进行重新建构。在正确把握初中新课程目标,充分了解学生基础和潜力的前题上,充分考虑高中的课程目标,合理地将部分课程目标前移,恰当地对紧密关联和相互促进的课程
8、目标进行有机整合。2、立足初高中相衔接,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建构。在正确把握初中新课程内容,充分了解学生基础和潜力的前题上,充分考虑高中的课程内容,合理地将部分课程内容前移,恰当地对紧密关联和相互促进的课程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