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第十册语文教案集-缺部分表达教案

长春版第十册语文教案集-缺部分表达教案

ID:12918989

大小:796.00 KB

页数:271页

时间:2018-07-19

长春版第十册语文教案集-缺部分表达教案_第1页
长春版第十册语文教案集-缺部分表达教案_第2页
长春版第十册语文教案集-缺部分表达教案_第3页
长春版第十册语文教案集-缺部分表达教案_第4页
长春版第十册语文教案集-缺部分表达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长春版第十册语文教案集-缺部分表达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汉语家园板块教学提示:本板块由《对子歌》《郑板桥题联赠渔民》《茶酒联趣》三篇短文组成,其内容是围绕“汉语言的独特形式——对联”这一主题展开的。三篇短文分别以朗朗上口的对子歌,名人触景生情作对联及民间流传的对联趣事为载体,向我们展示了对联,这一汉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及它的语言魅力。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本板块内容时,要在欣赏、感受、积累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汉语言的兴趣与热爱,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积累与运用,让对联这种语言艺术在学生的心目中大放异彩。1—1对子歌教学目标1.认识1个生字,会写3个字;2.能在教师指导下,按对子歌的节奏,朗

2、读、背诵《对子歌》;3.初步了解什么是“对子歌”和“对子歌”的特点,感受这种语言形式的表达魅力。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或识字教学课件;2.相关的对子歌;3.指导学生提前搜集、预习对子歌。课时安排1课时相关资料时词和对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两千多年来一直薪火相传,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这种文学修养的训练,对声调、音律、格律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一些声律方面的著作也应运而生,而其中清朝康熙年间车万育所作的《声律启蒙》,则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分为上下卷。按韵分编,包罗天文

3、、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明清以来,如《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书,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编写,并得以广泛流传。设计方案一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介绍“对子”。对子就是对偶的词句。对偶就是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的效果。比如: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对子歌的内容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到双字对,三字对

4、,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分韵排列,声调和谐,节奏响亮,对仗工整,义理健康,读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古人在学律诗时,就先学写对子。学好对仗句,是学好律诗的基本功之一。因此,古时私塾学童首先学“对对子”。二、自由朗读,学习基础知识。1.蓑suō,“衰”本为草雨衣的象形字。因为与草有关,所以后来增加一个草字头,写作“蓑”,即蓑衣,是一种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指导书写时应着重强调“蓑”的下部分是“衰”而不是“哀”。2.“鸿”、“钧”的学习可以通过观察,练习书写。三、再读对子歌,指导朗读。1.小组内读。2.教师示范读。3.在停顿、

5、延长和语调的高低变化上。4.找一找,对子歌中蕴含了哪些相对的词语。5.小组讨论:这些相对的词语中,有哪些词语不懂?现在小组内交流,再借助工具书解决问题。6.读出对子歌的节奏感和韵律,小组比赛。四、拓展与运用。1.读一读。这是杭州孤山公园内的一副对联,全用叠音写成,而且还可以回文倒念,它起到了绘形绘色的作用。首先要认真地读,读出韵律、节奏,背诵、积累;再让学生试着画一画,说一说,上下两联哪些词语相对。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2.写一写:溪对谷,水对—,峻岭对——。〔积累〕要求熟读背诵。个别生字可以查字典,了解字意,如:“萼”、“鹭”等

6、。设计方案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读一读,背一背。1.学生自读,感知对偶的修辞方法:(1)正确朗读下面的对联。(2)在熟读的基础上能背诵下来。(3)边读边想: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3.学生讨论,相机点拨。4.再次朗读,感受对子整齐的结构美,和谐的音韵美,凝练的内容美,深远的意境美。5.背一背:看谁记得快。6.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对联。三、完成阅读。 1.指名读短文后面的思考题,明确阅读要求。2.自读这些对联,体会对联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四、交流从生活中找到的对联。1.各小组内交流这些对联。2.说说自己的发现。3.了解对联这种蕴含了

7、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从而更深刻地认识汉字文化。1—2郑板桥题联赠渔民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6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半湾活水千江月,一粒沉沙万斛珠。”这副对联所描绘的情境;3.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激发学生对“对联”这一汉语言独特艺术形成的喜爱之情。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作者(郑板桥)的相关资料;2.搜集对联和关于对联特点的相关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相关资料1.一副对联,由上联、下联和横批组成。右侧的称为上联,左侧的称为下联,上方的称为横批,也称横额。2.对联的上联和下联没有一定的字数限制,少的只有二言、三言,多的几十

8、、几百言的长联,由几个分句组成,不管怎样,对联的上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