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毕业论文

数学教育毕业论文

ID:12913775

大小:13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9

数学教育毕业论文_第1页
数学教育毕业论文_第2页
数学教育毕业论文_第3页
数学教育毕业论文_第4页
数学教育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教育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生证号:1贵州兴义民族师范学院2012届专科生毕业论文培养中学生解题能力的研究系别:数学系学科专业:数学教育指导老师:黄激珊毕业生姓名:马泽中国.贵州.兴义2012年4月培养中学生解题能力的研究摘要:本文通过以下几点讲述来对培养中学生解题能力的研究:选择典型例题,注重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注重错题剖析,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注重指导学生题后反思,总结解题规律,提升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注重训练学生规范表达和书写,提高学生解题准确性。关键词:一题多变,一题多解,错题剖析,题后反思。  本文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就如何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作了四方面的探索。一、选择典型例

2、题,注重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典型例题不是那些偏题、难题、怪题,而是在问题中能融入相关概念、定理,富有启发性,通过该问题的解决,能促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方法,获得新见解的题。  一题多变常指通过对题中已知条件的增减,所提问题的变换来增加题中的信息量。一道题稍作变动,往往会有相同或不同答案,解题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变化中寻求正确的答案,从而提高学生应变能力,做到举一翻三,触类旁通。  下面列举在解题过程中常用到的四种一题多变的方法,以供参考:例1:甲乙两人在400米环形跑道上练习跑步。甲每秒跑6米,乙每秒跑7米,若两人同时从一地点背向而行,几秒钟后第一次相遇?(只列方程

3、)解:设X秒后第一次相遇(背向)=400(一)改变题目的关键语句改变题目的关键语句往往会改变所求的答案,如通过下面的变式,能使学生巩固方程的特点,以及时间、路程、和速度的关系。例2:甲乙两人在400米环形跑道上练习跑步。甲每秒跑6米,乙每秒跑7米,若两人同时从一地点同向而行,几秒钟后第一次相遇?(只列方程)解:设X秒后第一次相遇(同向)+400(二)对换题目中的问题和条对换题目中的问题和条件的变式训练往往会增加题目的难度,但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例3:甲乙两人在某一环形跑道上练习跑步。甲每秒跑6米,乙每秒跑7米,两人同时从一地点背向而行,400秒钟后第一次相遇。求环形跑道的长?(只列

4、方程)解:设环形跑道的长为米。=400×(6+7)(三)改变题目的叙述方法一句话百样说,学生对不同的叙述方式的反应是很不同的,很可能会因为被的叙述方法所干扰而产生理解错误。例4:甲乙两人在400米环形跑道上练习跑步。甲每秒跑6米,乙每秒跑7米,若两人同时从一地点同向而行,几秒钟后第一次相距150米?(只列方程)解:设X秒后第一次相距150米7=6+150(四)增加题目的多余条件  在题目中增设一些与解决问题看似有关,实则多余的信息或设置一些与有效信息相似或相近且易于混淆的信息来起干扰和迷惑作用。例5:甲乙两人在400米环形跑道上练习跑步。甲每秒跑6米,乙每秒跑7米,甲乙两人同时跑了

5、4秒钟之后又继续跑,若两人同时从一地点背向而行,几秒钟后第一次相遇?(只列方程)解:设X秒后第一次相遇(背向)6+7=400在解题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要细心分析,找出无意义条件,找出有效信息,弄清问题的因果关系而突破。  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可使例题纵横延伸,其中横向延伸主要是指对例题的一题多解的探讨,纵向延伸主要是指改变例题的条件和结论,采取有层次的一题多变的变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习的质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解题的应对能力。  二、注重错题剖析,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在学习中,我们会发现,有一些错误是学生的共性,而且会一错再错。下面就一些具体实例,分析学生中一些常见而又普遍的

6、错误原因。例6:设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求下列代数式的值。解:原式===-1(一)知识性错误:  有些学生对数学的概念、定理及规律理解不透,模糊不清,导致错解。例6原式=0-0+0=0把  预防这类错误的最好方法,是对相近概念进行列表、对比,从中找出特点、或把一个概念分解成内涵(本质)、外延(范围)两个部分,并通过举例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二)记忆性错误:例6解:原式===  有些学生遗忘了某一知识,或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的记忆相混或记错,结果由记忆混淆而错解.  预防这类错误的最好办法是发展学生的编码策略,把抽象的理论与具体实  例或数字相结合,使知识有效地保持在

7、学生脑海中。(三)推理性错误:==1这种算法是把  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有些学生只根据题目所提供的表面条件作出判断而导致错误。  预防这类错误的最好办法是引导学生弄清楚已知条件中的事实,分析时抓住这个事实与其某种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或者实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分析,综合归纳得出的真实判断。(四)审题性错误:例6解:原式= 这种算法是忽略了题目中的c、d互为倒数或a、b互为相反数。所谓审题,就是了解题意,搞清题目中所给予的条件与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