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中的言论自由及其规制

网络环境中的言论自由及其规制

ID:12859597

大小:4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9

网络环境中的言论自由及其规制_第1页
网络环境中的言论自由及其规制_第2页
网络环境中的言论自由及其规制_第3页
网络环境中的言论自由及其规制_第4页
网络环境中的言论自由及其规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环境中的言论自由及其规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网络环境中的言论自由及其规制网络环境中的言论自由及其规制网络环境中的言论自由及其规制网络环境中的言论自由及其规制网络环境中的言论自由及其规制网络环境中的言论自由及其规制网络环境中的言论自由及其规制网络环境中的言论自由及其规制第24卷第1期2006年1月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GUIZHOUUNIVERSITY(SocialSciences)Vo1.24No.1Jan.2006网络环境中的言论自由及其规制陈桃生(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2)摘要:网络作为第四种媒体,由于其自身的即时性,广泛性,参与性等特点,成为我国目前主流媒

2、体话语权被权力控制下,公民实现言论自由,并通过言论自由最终实现自由,民主和人权的宪政价值的重要途径.网络环境中的言论自由具有什么性质,国家能否对之进行干预,在多大范围内进行干预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分析网络环境中的言论自由性质出发,探讨我国现行立法和行政中对网络言论规制的合理性.关键词:网络;言论自由;规制中图分类号:D9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099(2006)01—0049—06一,网络环境中言论自由的性质言论自由作为表达自由的重要内容,在世界各国普遍受到宪法的保护.《世界宪法全书》登载的1l1个国家的宪法或宪法性文

3、件中,有102个国家宪法或宪法性文件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或表达方面的权利和自由.我国《宪法》第35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国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我国学者甄树青认为:”公民享有言论自由,意味着:第一,每个公民都有平等的发言权.第二,除了法律规定的范围外,任何人或组织不得给言论自由设置禁区.第三,只要公民的言论没有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就不能因发表了某种言论而给发言者带来不良后果.”…(口’言论自由是有界限的,这个界限就是我国法律规定的言论自由的范围.”“ta9).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的埃默生指出,”表达自由不仅是一项基本的公

4、民权利,而且是一个重要的民主制度.”【3在民主制度中,公民的参与是实现民主的前提,脱离公民的广泛参与,民主便成为一句空话.西方学者认为,表达自由是保障个人自我实现,维护社会人权的必不可少的手段;表达自由是提高知识和发现真理的基本过程;表达自由有助于增强公民议政意识,提高公民素质和参政水平,保障国家政治制度的民主性质;表达自由还是一种社会的安全阀.通过允许民众行使表达自由的合法权利,让他们表达各种意见,释放不满情绪,使民众取得心理上的满足或平衡,从而可以起到缓和,分解甚至消除矛盾或对抗,避免社会震荡的作用.J(卜’正因为为言论自由是如此的重要,各国宪法

5、普遍将言论自由作为公民一项重要的基本权利.德国国家法学者乔林内克认为,基本权利系指赋予个人对抗国家所有的公权力之非法侵害之权利,因而具有防卫性质,就此亦有以”防卫权”之称.防卫作用乃是基本权利最初的作用,其要求政府不要干涉人民,目的就在于创设人民的”自由空间”,在此一空间内,人民有独立自主权,国家原则上不得侵犯,亦即”人民自由于国家之外”.人民个人的问题自己即可设法解决,无须国家介入,而人民社会共同生活也无需国家参与,收稿日期:2005—10—25作者简介:陈桃生(1971一),男,江西瑞金人,中国人民大学宪法学-9行政法学博士生.?49?自己即可支

6、配.由于基本权利就有防卫性,因此人民得及法律救济程序请求司法院大法官宣告法令无效,请求法院撤销违法行政处分,请求法院作成裁判,请求除去违法结果,或请求国家赔偿.儿大多数基本权利,如居住,迁徙,人身,信仰,言论,集会结社等基本权利处于消极地位,具有排除国家非法侵害之防卫性.不仅如此,国家还应积极创造条件来确保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例如,宪法保障人民有出版着作自由权,国家若不普设学校,图书馆等,只是消极地防卫政府非法侵害出版与着作权,未必有助于该基本权利地实现.在现代社会,言论自由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就是公民能自由地通过媒体传递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看法.但

7、长期以来,作为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言论自由却受到来自公权力有意无意的限制.由国家出资,以行政事业单位的面目出现的主流媒体(报纸,广播,电视)控制着主流话语的权利,它们受宣传纪律的约束,很大程度上代表政府的立场和意志,而普通公民的话语权利却依旧停留在口耳相传的原始阶段,公民表达观点,形成舆论,实现参与国家决策的目的难以有效实现.网络的出现,客观上为人们的言论和表达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空间.由于其信息传播的及时性,以及参与的广泛性和难以控制性不可避免地与以国家权力为中心的一元化话语结构产生对立,矛盾和冲突.不管承认与否,网络似乎为一致的”舆论IZl径”创造

8、了一种不和谐的音符,”孙志刚案”,”黄静案”,“宝马撞人案”,”佘祥林案”引发了数百万网民的参与,形成了强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