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固体废物厌氧消化技术综合评述

有机固体废物厌氧消化技术综合评述

ID:12822604

大小:91.3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9

有机固体废物厌氧消化技术综合评述_第1页
有机固体废物厌氧消化技术综合评述_第2页
有机固体废物厌氧消化技术综合评述_第3页
有机固体废物厌氧消化技术综合评述_第4页
有机固体废物厌氧消化技术综合评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机固体废物厌氧消化技术综合评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有机固体废物厌氧消化技术综合评述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城市垃圾。而本文主要从基本原理、影响因素、工艺、特点、及其优势等方面对城市垃圾的厌氧消化处理做了一些介绍。主要集中于对厌氧消化技术的原理和国内外工艺的介绍。并对其发展前景做了一些简单的分析。关键词:厌氧消化;固体废物;沼气发酵一、厌氧消化技术介绍1、厌氧消化技术的定义及其历史发展厌氧消化技术指的是废物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质被厌氧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分解产生甲烷、二氧化碳和化学物质(如:N、P无机化合物等)的生物化学过程。无论是酸性发酵,还是沼气发酵,参与生化反应的氧都是来自于水、有机物、硝酸盐或被分

2、解的亚硝酸盐。人们对厌氧消化技术的利用早已有了十分悠久的历史。自20世纪50年代末期起,我国农村地区就开始兴建沼气池,利用人畜粪便和一些农业废物进行厌氧发酵,从而产生沼气以供家庭取暖、照明和炊事之用。在工业上,为使粪便和污泥减量化和稳定化,厌氧消化技术也逐渐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的出现,许多国家积极开发新能源,而厌氧消化技术可以“变废为宝”,将大量的可生物降解有机垃圾变成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因此具有极大的优势。在有机废物处理中,厌氧消化技术应用最多的,是欧洲的一些国家。截至2000年,欧洲的固体垃圾中,厌氧处理的垃圾总量已达100万t/a,占

3、总处理量的1/4,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而在我国,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物长期以来一直都是利用厌氧消化技术进行发酵产沼。早在1999年,上海市就建成102个畜禽场污水治理工程;福建省福清市建成的治理畜禽场污水工程成功率和运行率达100%;河北省石家庄市采用微生物高温发酵生产优质有机料技术,建鸡粪发酵厂治理鸡粪污染;江苏省靖江市为解决农村能源及畜禽粪便污染环境问题,有16家畜禽养殖场建起沼气生物链工程。[1]目前,作为一种有机固体废物的资源化技术,厌氧消化技术已经得到了极为普遍的应用。其中以欧洲国家为最。2、厌氧消化技术的基本原理目前,厌氧消化的生化过程主要有三种观点:两阶

4、段理论、三阶段理论和四阶段理论。2.1二阶段理论二阶段理论由Thumm,Reichie(1914)和Imhoff(1916)提出,经Buswell,Neave完善而成。1930年,根据代谢过程系统pH值的变化,Buswell和Neave将有机物厌氧消化过程分为酸性发酵和碱性发酵两个阶段,根据两个过程是否有甲烷产生,分别叫这两个阶段为产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复杂有机物(糖类、脂类、蛋白质)酸性发酵作用有机酸和醇类H2、CO2、NH4+、H2S碱性发酵作用CH4、CO2、H2、H2S第一阶段酸性发酵阶段第二阶段碱性发酵阶段图1二阶段理论示意图第Ⅰ阶段——产酸阶段不溶性大分子有机物,

5、如多糖、脂类,蛋白质等在产酸菌(厌氧和兼性厌氧菌)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为低分子的中间产物,主要产物为一些低分子有机酸(如乙酸、丙酸、丁酸等)和醇类(如乙醇),并有氢、CO2,NH4+、H2S等气体产生。由于该阶段有大量的脂肪酸产生,使发酵液的pH值降低,所以此阶段被称为酸性发酵阶段。第Ⅱ阶段——厌氧发酵产气阶段  第Ⅰ阶段的产物甲酸、乙酸、甲胺、甲醇和CO2+H2等小分子有机物在产甲烷菌(专性厌氧菌)的作用下,通过发酵过程将这些小分子有机物转化为甲烷。在产酸阶段阶段COD、BOD值变化不很大,而在产气阶段由于构成COD或BOD的有机物多以CO2和H2的形式逸出,使废水中COD、B

6、OD明显下降。由于有机酸在第二阶段的不断被转化为CH4、CO2等,同时系统中有NH4+存在,使发酵液的pH值升高,所以此阶段被称为碱性发酵阶段,又称为产甲烷阶段。  在酸化阶段,发酵细菌将有机物水解转化为能被甲烷菌直接利用的第一类小分子有机物,如乙酸、甲酸、甲醇和甲胺等;第二类为不能被甲烷菌直接利用的有机物,如丙酸、丁酸、乳酸、乙醇等,不完全厌氧消化或发酵到此结束。如果继续全厌氧过程,则产氢、产乙酸菌将第二类有机物进一步转化为氢气和乙酸。  第Ⅱ阶段生化过程是产甲烷细菌把甲酸、乙酸、甲胺、甲醇等基质通过不同途径转化为甲烷,其中最主要的基质为乙酸。2.2三阶段理论两阶段理论曾在

7、几十年里占据统治地位,而随着人们厌氧消化过程的研究不断深化,厌氧消化理论也不断发展。1979年,M.P.Bryant根据对产甲烷菌和产氢产乙酸菌的研究结果,认为两阶段理念不够完善,提出了三阶段理论。三阶段理论的厌氧消化如图2所示。有机物(多糖、脂肪、蛋白质)水解、发酵作用第一阶段水解、发酵阶段A类有机物B类有机物CO2、H2NH3、H2S乙酸氢产甲烷作用CH4、CO2产氢、产乙酸作用第二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第三阶段产甲烷阶段NH3、H2S图表2二阶段理论示意图实际上,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对于二阶段理论,三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