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822206
大小:55.5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8-07-19
《生活中矛盾冲突的故事(共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活中矛盾冲突的故事(共3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生活中矛盾冲突的故事的资料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论《夜莺颂》中的矛盾冲突篇一 【摘要】济慈的《夜莺颂》不单是艺术之美的陶醉,还渗透着强烈的现实感。夜莺代表的世界宁静而美好,而诗人所处的世界充满纷扰与痛苦,这一不可协调的中心矛盾贯穿了全诗。诗人巧妙运用创作手法,凸显了多重矛盾冲突,体现了诗人现实主义的艺术观和人生观。 【关键词】《夜莺颂》;矛盾冲突;现实主义35生活中矛盾冲突的故事(共3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生活中矛盾冲突的故
2、事的资料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论《夜莺颂》中的矛盾冲突篇一 【摘要】济慈的《夜莺颂》不单是艺术之美的陶醉,还渗透着强烈的现实感。夜莺代表的世界宁静而美好,而诗人所处的世界充满纷扰与痛苦,这一不可协调的中心矛盾贯穿了全诗。诗人巧妙运用创作手法,凸显了多重矛盾冲突,体现了诗人现实主义的艺术观和人生观。 【关键词】《夜莺颂》;矛盾冲突;现实主义35生活中矛盾冲突的故事(共3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生活中矛盾冲突的故事的资料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论《夜莺颂》中
3、的矛盾冲突篇一 【摘要】济慈的《夜莺颂》不单是艺术之美的陶醉,还渗透着强烈的现实感。夜莺代表的世界宁静而美好,而诗人所处的世界充满纷扰与痛苦,这一不可协调的中心矛盾贯穿了全诗。诗人巧妙运用创作手法,凸显了多重矛盾冲突,体现了诗人现实主义的艺术观和人生观。 【关键词】《夜莺颂》;矛盾冲突;现实主义35 “济慈一生,诗作颇丰,长诗短颂,流传千古,而在众多的诗作之中,艺术水平最高、思想内容最具有代表性、最能体现济慈风格并反映他的人生观、哲学思想的当属他的心泪之诗——《夜莺颂》”[1]p62,这是现实主义
4、的土壤绽放的象征着梦想的花朵,是诗人令俗世惊叹的生命绝唱。诗人以客观冷静的视角审视两个不同的世界,突出表现了乐土与俗世、短暂与持久、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冲突。 一、矛盾冲突的完美载体35 《夜莺颂》极富艺术感染力,诗中通过巧妙运用创作手法,尤其是栩栩如生的意象,给读者以美感刺激。这些意象既使诗歌达到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也是诗歌矛盾冲突的完美载体。“济慈是西方诗坛上纯粹用意象说话的第一人。”[2]p76《夜莺颂》中“每当济慈提到一个概念或一种想法时,他总是将其表述成一个具体的栩栩如生的意象,他的无数
5、比喻象16世纪意大利最杰出的艺术家的塑像一样生动、有力。”[3]p52举诗歌第五节中的描写为例:这白色的山楂/牧野的蔷薇/绿叶丛中易凋的紫罗兰/还有五月中早开的鲜花/这挂满露珠/含苞待放的麝香玫瑰/和飞虫嗡嗡的夏夜。白色山楂、牧野蔷薇,麝香玫瑰等都是视觉意象,除此之外,诗中还糅合了听觉意象,触觉意象,味觉意象等。“济慈是敏感的感觉收集者,组织者和传送者。”[3]p52,他独具匠心地利用读者的各种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将自然之美给予他的印象诉诸与感官意象,引起读者脑海中对美的想象。从而使诗歌中
6、所呈现的各种意象不仅构成了一个声韵丰美,色彩绚丽,意境奇妙,引人入胜的世界,还生动逼真,可触可感。使得诗人在听了夜莺的歌声后的复杂感受跃然纸上。《夜莺颂》的意象之美不负20世纪初美国“意象派”诗人和评论家AmyLowell在她的《济慈传》中的赞美:“开始就展现了一幅美妙的图画,生动而富有启发;使人觉得看得见、摸得着、闻得到。”[4]p849 二、矛盾冲突 《夜莺颂》中除了理想王国的描写之外,还有对黑暗痛苦的现实世界的描写。如王佐良所评,“在几个颂歌中,此颂最实,‘世界的苦难’35也最显。”[5]p7
7、1理想与现实,明丽与黑暗,快乐与痛苦形成鲜明的对比,并引发层层矛盾冲突。首先是乐土与俗世的冲突。济慈在《夜莺颂》中描绘了乐土(夜莺的世界)和俗世(诗人生活的世界)这两个不同的空间。俗世使他备受煎熬,但他听着夜莺的歌声,恍恍惚惚进入了梦境,来到了理想中的乐土,乐土的一切都令人如痴如醉。然而诗人沉醉在乐土中时,偏偏又联想到了俗世间的纷扰——这是个满目哀伤的世界,瘫痪、残发、惨白、憔悴、夭亡充斥着人们的眼球,新生的爱情转眼就凋亡了,连美神也难保她明眸的光辉。寥寥数语中,诗人揭示了俗世的罪恶,俗世的悲剧。王佐良
8、曾提道,“《夜莺颂》有一个中心的矛盾,即夜莺所代表的想象世界和诗人所处的现实世界的矛盾”[5]p71。乐土与俗世的矛盾冲突从本质上来说是济慈心中理想生活与现实人生的对立,他渴望在俗世中找到一方心灵的净土,于是创造了这片欢乐的土地。这不是消极避世,恰恰反映了诗人坚信着这样一片乐土是真实存在的。35 其次是短暂与持久的冲突。济慈一直在追求一种精神上的永生状态,在《夜莺颂》中,诗人移情于夜莺,就是为了寻找永恒的天堂。他甚至说:“他曾多次差点爱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