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813403
大小:2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9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健康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健康教育一、定义: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多种病因所致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又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此外,临床还可见因脑实质内,脑室出血,硬膜外或硬膜下血管破裂等原因引起的血液穿破脑组织流入蛛网膜下腔病例,称之为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二、病因: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是先天性颅内动脉瘤和血管畸形,其次,为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颅内肿瘤、血液病、各种感染引起的动脉炎、肿瘤破坏血管、颅底异常血管网症(moyamoya病),还有一些
2、原因不明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经全脑血管造影及脑CT扫描未找到原因者。吸烟饮酒均与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关。三、临床表现:各年龄均可发病,以青壮年多见。多在情绪激动中或用力情况下急性发生,部分患者可有反复发作头痛史。1、头痛与呕吐:突发剧烈头痛、呕吐、颜面苍白全身冷汗。2、意识障碍和精神症状:多数患者无意识障碍,但可有烦躁不安。危重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不清及至昏迷。3、脑膜刺激征:青壮年病人多见且明显,伴有颈背部痛。老年患者、出血早期或深昏迷者可无脑膜刺激征。44、其他临床症状:如低热、腰背腿痛等。还可并发上消化
3、道出血和呼吸道感染等。四、治疗原则:1、手术和介入治疗早期进行病因治疗,如手术夹闭动脉瘤和畸形血管切除等,且术中将血块清除,可减少血管痉挛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2、高容、高压、血液稀释疗法:通常称为“3H”疗法,是目前常用治疗方法之一,此方法可增加心输出量,从而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3、药物治疗(1)钙离子拮抗剂。(2)抗氧化剂和氧自由基清除剂。(3)重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4)罂粟碱罂粟碱有直接扩血管作用,早期用于临床脑血管痉挛的治疗。(5)血栓素A2合成酶抑制剂。(6)其他蛋白激酶C抑制剂
4、、内皮素受体拮抗剂、血管扩张性前列腺素等。4、脑脊液引流脑脊液引流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脑血管痉挛有肯定的疗效。5、基因治疗五、护理措施41、绝对卧床休息:卧床时间应在4周以上,尽量减少搬动,避免精神刺激。头偏向一侧,以免意识障碍病人呕吐物误吸窒息。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应特别观察瞳孔,头痛,呕吐和抽搐等情况的变化。3、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4、用药观察1.对意识清醒者给予适量的止痛剂和镇静剂,禁用吗啡以免抑制呼吸。用20%甘露醇降颅压时,应按时给药,以保持颅压的的稳定性。5、饮食护理:保证营养的供给,
5、可增强机体抵抗力,每天补充足够的水分和富于营养的饮食。6、保持大便通畅:7、做好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沟通,作相关知识讲解,缓解其紧张、恐惧的心理,积极配合治疗,促进病情康复。7、再出血的护理:蛛网膜下腔再出血是病情变化的重要因素,一般在病后2~3周内发生,如患者经治疗后出现剧烈头痛,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频繁呕吐,瞳孔不等大应高度怀疑再出血的发生。六、健康教育】1、4饮食指导:指导病人了解肥胖,吸烟,酗酒及饮食因素与脑血管病的关系,选择低盐,低脂,充足蛋白质和丰富维生素的饮食,如多食谷类和鱼类,新鲜蔬菜水果,
6、少吃糖类和甜食。限制钠盐和动物油的摄入;及辛辣,油炸食物和暴饮暴食;注戒烟限酒,1、避免诱因:指导病人尽量避免使血压骤然升高的各种因素。如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态平衡,避免过分喜悦,愤怒,焦虑,恐惧和悲伤等不良心理和惊吓等刺激;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运动,避免体力和脑力的过度劳累和突然用力过猛;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戒烟酒。2、检查指导:SAH病人一般在首次出血3周后进行DSA检查,应告知脑血管造影的相关知识,指导病人积极配合。3、照顾着指导:家属应关心体贴病人,为其创造
7、良好的修养环境,督促尽早检查和手术,发现再出血征象及时就诊。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