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地理课堂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地理课堂

ID:12771120

大小:40.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18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地理课堂_第1页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地理课堂_第2页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地理课堂_第3页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地理课堂_第4页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地理课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地理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地理课堂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即问题情景,学习状态最佳化;艺术布白,思维空间最大化;合理阅读,知识获取自主化,探讨了如何构建高效地理课堂的问题。关键词:构建高效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高效教学不仅是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让地理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需要。它指的是师生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师采用高效率、有价值的教学方法,不只是让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尽量能多的地理科学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还要不断地感受地理课堂中探索地球环境和人类社会的独特魅力,享受思维创造的成功和喜悦。那么,怎样去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

2、呢?1、问题情境——学习状态最佳化教学过程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高效的地理课堂,首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景,以问题引路,引发学生的参与动机。在设计问题情景时,教师可以从具体的教学任务和教学需要出发,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创设若干问题或连串问题,启发学生的想象与思维,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使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处于最佳状态。[1]12合理有效的提问是学生学习状态最佳化的关键。随意的、粗糙的、无效的问题只是流于形式,不只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抹杀学生探求知识的渴望,还会使教学失

3、去真正的内涵[2]。因此,问题情景的设计必须具有“三性”:一是实际性。主要是指问题的设计必须源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学生,使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充满生活气息。例如:学习《地球的运动》一节时,教师从学生的生活体会出发,设计问题情景:每天我们看到日月星辰东升西落,这究竟是它们在绕着地球在运动,还是我们所居住的地球在运动?这是什么原因?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又例如:在讲述“城市和乡村”这部分知识时,可以联系学生的课余生活。滑板、旱冰等游戏是城市孩子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而农村孩子由于场地条件的限制,游戏的项目就会发生变化。利用这一点,教师可以提问:他们平时

4、会玩什么样的游戏?”这样既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城市和乡村的某种差异性。这种来源于生活感受的问题,拉进了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能迅速点燃学生的求知激情。二是启发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设计启发性问题,为学生指明思考的角度、方向和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3]例如:在“青藏地区”一节的教学中,教师抛出问题:青藏高原气候有什么特征?学生一时答不出来,教师可以出示青藏地区服饰的图片,让学生观察青藏地区的服饰与我们清远地区有什么不同,并思考“为什么青藏地区的服饰与我们清远地区不同?受哪些自然因素影响?这样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很

5、容易联系已有的知识,“海拔高气温低”12,达到启而即发或启而渐发的教学效果,从而很容易分析得出青藏地区“高寒”的自然特征是当地的居民生活习惯形成的重要原因。帮助学生建立地形、气候、居民生活等知识链的内在联系,使学生了解到区域地理的学习,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区域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体会到新的学习方法的产生过程。三是趣味性。主要是指教师深入挖掘地理教材,设计趣味十足的问题,寓教于乐,使课堂气氛轻松、活泼、生动,引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动力,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潜能的开发。[4]例如:在七年级第一节“让地理走进生活中”,地理起始课的教学尤为重要,如果教师

6、上来就介绍地理学的概念: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然后分析它具有综合性和地域性这个显著地特点,学生应该学什么、怎么学等等,学生就会觉得平淡无味,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就不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初中学生对历史了解不多,但是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很多历史人物、事件,尤其对历史故事兴趣浓厚。《三国演义》的故事家喻户晓,可以首先提出问题:“你知道诸葛亮吗?你希望成为一个像诸葛亮那样的人吗?”学生们畅所欲言,讲述他的战绩,称赞他的为人,无意中就流露出他们对诸葛亮的无比钦佩之情。这样自然而然地就得到了答案:“大家都想成为一个像诸葛亮这样智慧超

7、群之人。”教师趁热打铁紧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知道他为什么能料事如神吗?学生开始自发地分析“草船借箭”“赤壁之战”12等,就可以得到简单的答案。在教师的层层设问之下,最后作出总结: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个非常博学的人,要想成为这样的人,学好地理知识就是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通过趣味的故事、科学的提问,学生兴趣盎然,学习主动,积极思维,从而学有所获。2、艺术布白——思维空间最大化传统课堂教学的满堂灌方式,往往以被动的接受式为主。学生是一个灌输者,是一个接受机械、烦琐训练的受害者,这样的教学折断了学生思维、想象、创造的翅膀,把活生生的学生变成机械人,

8、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想象力、创造力。新课程标准提倡,还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以生为本,解放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个性、创造力、想象力,在教学中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