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759166
大小:201.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7-18
《第三册第七课现代诗选国学常识一、现代诗二、台湾三大诗派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冊 第七課 現代詩選國學常識2一、現代詩2二、臺灣三大詩派3三、現代詩人3作者面面觀4一、余光中4二、敻虹7段落大意9一、雨聲說些什麼9二、我已經走向你了9形音義彙整10一、義近詞語10二、形似字比較10三、和「雨」有關的成語11四、與「愛」有關的成語12修辭纂要12一、設問12二、轉化12三、排比13延伸閱讀13一、等你,在雨中 余光中13二、水紋 敻虹14三、海誓 敻虹14四、聽聽那冷雨 余光中15考題觀摩18新詩e教學隨堂練習題2020國學常識一、現代詩格律1.又名「新詩」。2.字數長短、行數多寡、段落多少、押韻與否等,幾乎沒有限制,故又有「自由詩」之稱。3
2、.現代詩的分行會影響到讀者的視覺衝擊和語意理解,因此詩的分行往往構成詩作好壞的一個重要判斷。重要詩人白話文學運動之前(民國八年)劉大白、胡適、黃遵憲、沈尹默等人五○年代之前大陸地區:李金髮、徐志摩、聞一多、綠原等臺灣地區:賴和、楊華、楊守愚、楊逵、吳濁流等五○年代現代詩社:紀弦、羊令野、鄭愁予藍星詩社:鍾鼎文、向明、余光中、羅門、楊牧、覃子豪創世紀詩社:張默、洛夫、瘂弦、商禽六○年代、七○年代(百家爭鳴)笠詩社:白萩、非馬、李魁賢龍族詩社:辛牧、蘇紹連大地詩社:王潤華、陳慧樺草根詩社:羅青、張香華詩潮詩社:高準陽光小集詩社:向陽、劉克襄八○年代(多元現象、創意十足)傾向鄉土寫
3、實者傾向超現實主義者傾向文化社會者傾向女性主義者20二、臺灣三大詩派詩派代表人物詩學主張現代派紀弦、楊喚、鄭愁予1.主張將詩植根於現代主義,以「領導新詩的再革命,推行新詩的現代化」為理念。2.強調橫的移植,而非縱的繼承,重現世、輕傳統,強調知性,排斥情緒的告白。3.積極追求新的創造精神。4.追求詩的純粹性和精英式的美學觀念。藍星覃子豪、余光中1.主張縱的繼承與抒情的傳統,所以形成一種唯美的新古典派,詩作中有唐詩宋詞的身影。2.主張詩的意義在於重視人生本身,表達嶄新的人生境界。3.反對「難懂」的詩。笠林亨泰、白萩、李魁賢、詹冰1.強調詩的批判性,朝向本土、現實主義發展,回歸到現
4、實生活鄉土情懷。2.即物主義的探求,故多詠物作品。3.語言要明朗,不要晦澀。三、現代詩人詩人經歷詩風作品徐志摩任晨報副刊編輯創設新月社抒情真摯,造境深刻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覃子豪1.戰地新聞工作2.創辦藍星詩社形式嚴謹,內容細密;後期偏向理性的觀照向日葵、海洋詩抄余光中藍星詩社,主編現代文學富感性而有陽剛之美,中國意識濃厚蓮的聯想、白玉苦瓜、余光中詩選鄭愁予美國耶魯大學東亞語文學系早期詩作語言輕柔、意識浪漫、性情奔放;民國四十六年後詩風略趨艱澀衣缽、窗外的女奴、雪的可能、刺繡的歌謠蘇紹連創作散文詩嚴肅而深沉,苦澀而有餘味茫茫集、驚心散文詩、隱形或者變形20作者面面觀
5、一、余光中(一)生平事跡 余光中,民國十七年九月九日生於南京,原籍福建省永春縣。抗日戰爭爆發後,隨母入蜀,進入南京青年會中學就讀。當時的余光中大量閱讀古書,奠定深厚的國學基礎。初中三年就讀完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聊齋志異。在古典詩人中,最傾心於蘇東坡。 余光中約在十歲左右開始學英文,入蜀上中學後,得良師孫良驥調教,更加激發他學習英文的興趣,因此也奠定了穩固的英文基礎。當時課本已經無法滿足他的求知欲望,因此他自己找一些短篇小說、散文,苦練聲調,勤查字典,鞭策自己,提升英文讀寫能力。 四川是天府之國,四川經驗對余光中影響極大。中學畢業後,他回南京赴考,北區考取北京大學,
6、南區考取金陵大學,由於時局不安,加上家住南京,因此進入金陵大學外文系。兩年後,又因戰火南下,轉往廈門大學。 其後不久,余家舉家遷居香港,隔一年(民國三十九年),余光中來臺,考進臺灣大學外文系三年級就讀。在臺大外文系的自由環境下,他努力求學,並因為他的詩與文,開始在臺灣文壇上受到矚目。大學畢業後,入伍服務期間擔任翻譯官,此時因為夏濟安找他到東吳大學代課,從此結下教學之緣,退伍後就在東吳大學兼課。 民國四十五年,余光中與表妹范我存結婚。其後轉往臺灣師範大學兼課,由於梁實秋的賞識,受到推荐赴美進修,民國四十八年取得美國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回國後任教於師範大學、政治大學,期間曾兩
7、度赴美任多間大學客席講師。民國六十一年擔任政治大學西語系教授兼系主任。在這段期間,他教學、研究、著述不斷,在現代詩、散文、文學評論、翻譯等領域中都成為佼佼者。 民國六十三年前往香港中文大學任教,七十四年離港到高雄市定居,擔任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外國語文研究所所長。退休後,獲聘中山大學榮譽教授,退而不休,每學期仍為中山大學學生講授英美詩歌與浪漫時期詩歌兩門課程,由於講授課程精采,朗誦詩歌鏗鏘有力,形成校園內的「余式旋風」。 余光中著作等身,從一九四九年在廈門發表第一首詩迄今,著、譯詩文集等共四十多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