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713239
大小:112.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7-18
《中药制剂的生物有效性--参考文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药制剂的生物有效性 第一节概述一、中药制剂生物有效性的概念药物是由物质、生物活性、适用性等三个要素构成的体系。药剂学的任务是把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制成适宜的剂剂。剂型中的生物活性物质进入机体到达作用部位,呈现治疗效应,就是生物有效性。生物利用度系指药剂中的有效成分或其治疗的主要部分,达到大循环的相对速度和程度。生物利用度对药剂的有效性、安全性均具有重要作用,如果血药浓度超越最小中毒浓度就会导致危险,血药浓度达不到最小治疗量就不呈现药效。可见,掌握生物利用度是制备理想制剂的基础。由于体内试验难度大,干扰因素多,不可能每种产品、每批产品都进行试验。因此,寻找反映制剂生物有效性的体外
2、测定方法很有必要,目前为各国药典收载的是测定溶出度。溶出度系指固体或半固体药物制剂在适当的介质中,主药成分的溶出速度和程度。中药制剂的生物有效性系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医临床疗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研究有效成分在体内外的命运以及被机体利用的速度和程度。中药制剂生物有效性的研究,有助于阐明中医药理沦,促进中药药剂学的发展,为优选合理剂型、改进制剂工艺、充分发挥疗效、减少毒副作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并将推动中药临床药剂学的形成和发展。二、中药制剂生物有确效性研究的现状与意义为了能够从实验角度客观地反映中药制剂的疗效,近年来已开始运用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的理
3、论和技术研究制剂的生物有效性,并且为生产和临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一)中药制剂生物有效性研究的现状进行中药制刑生物有效性研究时,既要借鉴制剂研究的现代技术和方法,又要保证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设计出反映中医药特色的研究方法。目前,中药制型生物有效性的研究.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情况。(1)有效成分明确,而且可供定量检测分析方法的中药制剂,可以按照化学药物制剂研究生物有效性的—般方法进行,有效成分是中药治病的物质基础。麻黄能够平喘,因其含有麻黄碱;延胡索能够止痛,因其含有延胡索乙素;熟大黄泻下力缓,因其不但含有蒽酮类且含有多量鞣质,因此对制剂中有效成分进行生物有效性研究,可以反映中药
4、制剂的疗效。(2)组成成分比较复杂,但能选择其中某个或某类反映中药制剂药效的化学成分作为检测的指标,进行制剂的生物有效性研究,例如香连丸中的小檗碱;防风通圣丸中的黄芩甙、总蒽醌,都曾被用作制剂生物有效性的研究。(3)组方复杂、有效成分不明确或未能建立灵敏、专—、定量检测方法的中药制剂,可以从中医整体观点出发,选择生物效应指标,定量地反映体内过程。(二)中药制剂生物有效性研究的意义中药制剂生物有效性的研究,对中药制剂的发展和提高具有如下作用。1.优选药物剂型,为剂型改革提供依据在处方和用药目的明确的前提下,优选适宜的剂型甚为重要。研究时通常将同一处方的药物制成几种不同剂型,进行体
5、外溶出度和体内生物利用度的测定,从中优选出生物利用度高、溶出度符合用药目的和要求的剂型。2.评价制剂内在质量,分析影响药效的因素同一处方不同生产来源的同一剂型的制剂,即使主药成分含量相等,但疗效却不一定完全相同。因为制剂的生产工艺条件,辅料的种类、规格与用量,甚至操作的程序和方法等都有可能影响药效的发挥。对制剂体外溶出度和体内生物利用度的研究,不仅可较客观地评价制剂的内在质量,并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3.拟定给药方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制剂应用后,只有在药物的治疗安全范围内.并在一定时间维持较平稳的波动,才能既充分发挥药效,又避免副作用和毒性反应。不同药物的治疗安全范围不同,某些
6、毒性较大药物的治疗安全范对性的给药方案。因此,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求出主药的药动学参数,如:吸收速率常数(Ka)、消除速率常数(Ke)、生物半衰期(t1/2)、表现分布容积(Vd)、达峰时间(tp)、最大峰值(Cp)等,绘制血药经时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求生物利用度,确定房室模型,推导相应的数学方程式,拟定出包括给药总剂量、给药速度、给药方式及给药间隔时间等内容的合理给药方案。第二节药物的体内过程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称为药物的体内过程,它与药物的疗效和毒性密切相关。其中,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及排泄称为转运,而代谢变化过程则称为生
7、物转化。由于代谢和排泄过程通常是不可逆的,故可合称为消除过程。—、药物的转运药材到达作用部位且产中药效,首先要通过许多屏障(barrier),这些屏障是互相联络的生物膜。生物膜是—种半透性膜,体内各部位的中物膜化学性质有所不同,一般由类脂质、蛋白质、脂蛋白及低聚糖等组成,、膜的结构是以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极性部分向外,非极性部分向内,球状蛋白镶嵌在脂质双分子层内。脂质双分子层内部横向分子间的附着力弱,使非极性部分具有流动性,脂溶性药物易于通过而能跨膜转运。生物膜上布满细孔,称为膜孔,水和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