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682170
大小:11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8
《硝酸磷肥内公司岗位说明书(2014092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氮肥不同用量对南四湖区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摘要:针对山东南四湖稻区氮肥施用量过大,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农田氮素失衡、氮素流失严重的现象,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氮素积累与转移、稻谷产量及其构成、氮素利用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氮肥处理,抑制了水稻营养生长,显著降低了水稻分蘖和成熟期有效穗、干物质积累量、植株氮吸收量及稻谷产量;氮肥施用量过大,造成营养生长过旺,形成大量无效分蘖,降低了氮肥利用率,对提高水稻产量无显著效果。在当前氮肥施用水平上减施30%,可有效抑制无效分蘖,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更加协调,提高氮
2、肥利用率,且对水稻产量无不利影响。 关键词:南四湖区;水稻;氮素利用率;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1.06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7-0078-05 施用氮肥是水稻获得高产的必要举措。但长期以来,部分稻区盲目追加氮肥夺高产,如山东南四湖流域部分稻区氮肥施用量高达350~400kg/hm2,远远高于水稻生长所需,带来生产成本增加、农田氮素失衡、氮素流失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威胁到南四湖水体水质。南四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重要的调蓄水库,沿途农田养分的流失直接
3、关系到输水水质与饮用水安全。因此,在山东南四湖流域,在维持当前水稻产量水平的前提下,减少化学氮肥投入量,已迫在眉睫。相关学者在该领域做了大量研究:王绍华等[1]研究了江苏太湖地区水氮互作对水稻氮吸收与利用的影响;潘圣刚等[2]研究了氮肥用量与基追比例对水稻氮素吸收转运及产量的影响;莫润秀等[3]研究了氮肥运筹对水稻植株不同形态氮含量的影响;晏娟[4]、魏海燕[5]、江立庚[6]、叶利庭等[7]研究了施氮量对不同氮效率水稻氮素吸收、转运与利用的影响;鲁艳红等[8]研究了控释氮肥对洞庭湖区水稻氮素利用的影响;汪华等
4、[9]研究了不同氮水平对高肥力稻田水稻、土壤、水体氮素变化及环境影响。不过,针对当前南四湖流域稻田氮素合理施用研究尚少。本研究基于南四湖区稻田氮素施用量过大,导致面源污染严重、威胁到南水北调输水水质的现实,研究了氮肥不同用量对水稻干物质积累、产量、氮素利用及氮素积累与转移的影响,以期为制定南四湖区水稻高产、高效、节氮、降污的合理施肥技术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设计 田间试验设在山东省水稻研究所济宁综合试验站,供试土壤为砂姜黑土发育的水稻土,基本理化性状:有机质含量36.15g/kg,全氮1.2
5、9g/kg,全磷0.246g/kg,全钾22.27g/kg,碱解氮45.23mg/kg,有效磷12.45mg/kg,速效钾123.12mg/kg,pH7.16。供试品种为当地推广品种圣稻16。 试验设4种氮肥水平处理,各处理磷、钾肥用量相同,随机区组排列,重复4次,小区面积4m×5m。小区间筑埂并包膜以防串灌,以当地农田平均氮素用量为标准用量,设各施肥处理分别为:N0,不施氮肥;N1,常规施氮肥(常规氮肥施用量);N2,过量施氮肥(比N1用量高30%);N3,减量施氮肥(比N1用量低30%)。供试化肥为尿素、
6、过磷酸钙和氯化钾。种植方式为稻-麦轮作,一年两熟。水稻季常规养分施用量分别为:N310.5kg/hm2;P2O5120.9kg/hm2;K2O85.2kg/hm2。氮肥的施用分作基肥、起身肥、分蘖肥和穗肥4次施用,施用比例为基肥20%,返青肥25%,分蘖肥30%,穗肥25%。磷肥全部用作基肥施用,钾肥作基肥和穗肥各50%施用。水稻插秧行株距为25cm×15cm。 1.2样品采集与项目调查 2009年6月7日采集0~20cm耕层基础土样。分蘖动态调查的样点10丛定位,记载基本苗、高峰苗和成熟期的有效穗数。分别
7、于水稻分蘖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取有代表性的植株6丛,按茎鞘、叶、穗分开,烘干后测定干物重,样品保留做含氮量分析。水稻收获前测定水稻产量构成因素,主要包括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等。收获时,各小区选6m2左右实割,晒干换算成标准含水量后计算产量,并从测产的样品中取样测定千粒重。土样经自然风干后磨碎过2mm筛,分析相关的肥力指标,植株全氮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10]。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施氮量对水稻分蘖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由表1可知,与常规施氮处理N1相比,不施氮肥处理N0水稻最高分蘖和成熟期有效穗数
8、均显著降低,增施氮肥处理N2显著增加了水稻最高分蘖,但成熟期有效穗数与处理N1差异不显著。减施氮肥处理N3水稻最高分蘖和成熟期有效穗数与常规施氮处理N1相比差异均不显著。这说明水稻缺氮会抑制分蘖,降低水稻有效穗数,过量施氮可促进水稻分蘖,但对成熟期有效穗数无显著影响,适当减施氮肥对水稻分蘖和有效穗数影响不大。 齐穗期水稻干物质积累量以茎最大,其次为叶,穗最小,成熟期水稻干物质积累量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