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方式研究

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方式研究

ID:12678741

大小:364.0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8-07-18

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方式研究_第1页
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方式研究_第2页
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方式研究_第3页
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方式研究_第4页
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方式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方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翠屏区南广镇中心校区级科研课题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研究报告宜宾市翠屏区南广镇中心校课题组二○一○年六月二十四日392005年10月,区教研室同意我校《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课题立项。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此项研究工作,并提出了“问题研究”的研究思路。“将日常教育工作实践与此项教育科研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研究”的科研方向。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相应管理人员、骨干教师为成员的教育科研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自人员的工作目标任务,完善了科研工作相关的制度和措施,确定了参与实验的班级和学生。

2、课题研究历时五年,期间我们课题组全体教师在所带班级进行了脚踏实地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现报告如下: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一)课题研究的背景:1.《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这一课题的提出是基于2005年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行了3周年后,在新课改理念的影响下,怎样实现教师、学生、教材的有机整合,怎样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怎样真正体现新教材的使用价值已经成了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和学生面临的重大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生原有的学习习惯已经不完全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2.我校地处农村,大部分学生家长均是双双外出打工、

3、孩子多为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叔伯妯娌或亲戚照料生活,监护人整体素质不高,对孩子疏于管教,极度薄弱的农村家庭教育需要农村小学对此课题进行研究。3.加上目前独生子女占多数,学生接触社会影响较复杂,严重弱化学校的教育效果,学生的学习习惯普遍较差,促使我校必须进行此方面的研究。(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内化为学生的素养,将来才能自觉地去学习,去适应社会,去服务于社会。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工作都会

4、产生重大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一个教育家所说:“在孩子的心灵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会收获命运。”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一个孩子终身受益。39农村小学生和城市小学生一样,思维方式比中学生更易塑造,合作交流,动手探究等学习习惯更易培养。这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需要,更是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和创建特色学校的需要。此课题研究的成功,必能改变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增强家校教育合力、从而发展学生能力、促进教师教育教学

5、水平的提高和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二、课题的界定和依据(一)课题的界定1.课题的名称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2.课题的界定(1)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是一种学习行为的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行动。(2)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主动的、自主化了的持久的学习方式,往往成为一个人学习品行的一部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桥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

6、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3)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这一课题,主要研究的是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因素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为目标,通过行动研究,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手段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从而循序渐进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为其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课题研究的依据1.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心理学研究指出,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链接。前

7、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任何一种习惯都是反射行为,行为的习惯性有多深,它的反射性就有多大。”“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在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研究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的位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建立稳固的生理和心理的“动力定型”,促使学生自主自觉有效的学习。活动教学理论认为任何行为习惯都是在活动中养成的,不断强化,达到自觉化程度。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

8、培养良好的习惯。”“教育的本旨是,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39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在我国古代也早就有“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说法。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课题研究中的理论支撑。2.课题研究的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