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651578
大小:28.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8
《梗阻性输卵管不孕38例诊断与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梗阻性输卵管不孕是女性不孕症的常见原因,约30%~40%的不孕症属此种类型,我站近10年来采用输卵管注药法,同时配合辅助疗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38例,有26例(68.4%)治愈并获妊娠,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1993年11月~2003年12月我站妇科门诊患者38例,年龄23~36岁,不孕史2~10年,用子宫输卵管泛影葡胺造影21例,H2O2(双氧水)子宫输卵管B超直视下观察17例,证实有不同程度的输卵管梗阻。 1.2分类(1)阴性梗阻:泛影葡胺排出到达盆腔或过氧化氢分子氧气泡飞溢至盆腔。这种类型多为输卵管痉挛或有轻度粘连,经肌注654-220mg后,再
2、注药即可通畅。(2)不全梗阻:泛影葡胺造影剂进入输卵管未达盆腔内或过氧化氢分子氧气泡稀疏溢散至伞端,无明显进入盆腔者;或一侧通畅一侧部分或完全不通畅或双侧部分通畅者。(3)完全梗阻:输卵管显影不佳或根本不显影,输卵管近端或远端未见明显过氧化氢分子氧气泡通过。 1.3治疗方法(1)药物组成:庆大霉素80000IU,α-糜蛋白酶4000IU,地塞米松10mg加入生理盐水20ml。(2)注药方法:用输卵管通液管向子宫腔内注入。月经干净3天后开始,每3天1次,每个月经周期通液3次,3个周期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3个疗程。(3)术前用药:在宫腔注射前15min,加肌注654-220mg
3、,解除输卵管痉挛,利于药液浸透。 1.4疗效评价通畅:注药时无阻力,药液无返流或无漏出,患者无下腹痛。通而不畅:注药略有阻力,宫口返流药液<8ml。不通:注药阻力大,返流药液>10ml,患者下腹有疼痛感,部分有恶心但无呕吐。 1.5辅助治疗注药同时,根据中医理论,辅以活血化瘀、益气养血、燥湿化痰等中草药并配合理疗及促排卵药物(克罗米芬),可增加疗效或缩短疗程。 2结果 阴性梗阻12例,治愈并获妊娠10例;不全梗阻17例,治愈并获妊娠13例;完全梗阻9例,治愈并获妊娠3例。总计治愈26例,治愈率68.4%。本组26例治疗前均做过输卵管泛影葡胺造影检查(15例)和双氧水B超
4、直视下观察(11例),均证实有不同程度的输卵管阻塞。治疗后有13例做同样检查,均证实输卵管通畅,其余13例患者未做复查,追访怀孕。其疗程与梗阻程度、患者年龄成正比。梗阻程度愈严重,不孕时间越长,疗程越长,疗效越差。 3讨论 3.1输卵管通液的作用生殖系统炎症如:盆腔炎、输卵管炎均可导致输卵管管腔粘连、狭窄和阻塞,有的输卵管一侧或双侧增粗直径可达1~2cm,管腔部分或完全闭塞被手术所证实,致使精子与卵子不能相遇。反复炎症又可使输卵管管壁僵硬或瘢痕形成,使其蠕动减慢或逆行蠕动,阻碍并延缓精子通过,导致卵子无法受精。盆腔炎可引起输卵管伞端粘连及闭锁,曾有2例手术可见大网膜包被整个伞
5、端。输卵管扭曲,可改变卵巢与输卵管的正常解剖关系,影响伞端捡拾成熟卵子,曾有2例分别因输卵管炎症和输卵管系膜血管高度瘀血膨大,致输卵管扭曲呈袢状的先例。国内文献报道,选用抗生素、α-糜蛋白酶、肾上腺素、皮质激素作为输卵管通液药,对粘连型、狭窄型和混合型的输卵管周围粘连、输卵管伞端粘连和闭锁,输卵管间质部狭窄,可有50%的妊娠记载。(1)因为输卵管与卵巢炎症致病菌往往是大肠杆菌及类杆菌属,尤其是脆弱类杆菌[1],而庆大霉素正是对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有强大抗菌活性[2]。因此,临床应用确有抗菌消炎、减轻炎症组织水肿之功。地塞米松可抑制纤维细胞增生,促进炎性渗出物吸收,减少粘连形成[2]
6、。α-糜蛋白酶溶解纤维蛋白软化组织,有利于消除粘连[2]。(2)注药后用中医药疗法和红外光热离子透入理疗,能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和局部营养,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和粘连的分解。(3)输卵管通液或加压输卵管给药可促使粘连迅速分离,解除梗阻,缩短病程。 3.2输卵管通液的注意事项(1)渗液:由于注入药液分离输卵管病变组织,常使渗液混浊,并有粘液或内膜组织碎屑外溢,需仔细观察,并给以抗生素,待下一个周期后再行通液。(2)输卵管积液:医源性输卵管积液需做红外光热疗或中医药疗法,以加速其吸收,恢复形态。(3)腹痛:部分患者注药时因输卵管张力增大,引起隐约酸痛或额头出汗、恶心,卧床休息片刻即可
7、缓解,无需处理。急性腹痛,是因注药过快,输卵管痉挛所致,缓慢推药(1~2ml/min)可以避免。严重腹痛需留观,无特殊时方可离开。总之,宁轻勿重或宁缓勿速,是推药的一项基本原则。 3.3中医的辅助作用中医活血化瘀法对粘连型、狭窄型以及混合型输卵管阻塞确有辅助治疗作用,本组26例均不同程度使用了中医药疗法,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其余12例未曾使用,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参考文献】[1]陈春林,张随学.在体女性盆腔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及意义[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http://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