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645559
大小:8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8
《关注课堂,提高科学复习课的实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理”中练,练中“理”,实现初中科学复习课的高效性沈荡中学王永华【摘要】:科学复习课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科学复习课的高效性,直接关系到科学教学的质量问题。因此,教师应该从知识梳理方法、知识复习时的训练形式、复习课的特点和地位作用等方面加以探索实践,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的学习成绩。本文从以上几方面作为切入点,就如何实现科学复习课的高效性进行研究。【关键词】:课堂复习知识梳理高效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实施素质教育,要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
2、些都是涉及到教育内涵发展的问题。2008年教育部重点工作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词是内涵发展,把工作的重心真正的转移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身处竞争日益激烈的教学环境,面对加班苦干已走到绝路的现实情形,教学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加强课堂教学高效性的研究。科学复习课的高效性是指:在科学复习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牢固和熟练地掌握,且能进一步将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地整合,梳理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实现由浅入深地消化理解,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复习课对学生来说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那样
3、有“成功感”,更不像上新课时有一个基本公认的课堂结构模式。在平常的科学复习课堂教学中,发现教师在整堂课中不是滔滔不绝地讲,就是放手由学生自己去做,使课堂显得较为沉闷。原因就在于教师缺乏对复习课需要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标的理解,忽视了复习课对学生发展的价值追求。在科学复习课中如何实现其高效性,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一、注重知识梳理,培养学生串联珠子的能力。元认知理论认为: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是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一次再加工的过程,是对所学的知识起到巩固的作用。科学复习课就是要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即将学过的知
4、识点按一定标准分类和分化。梳理过程的实质是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的思考过程,它是复习的重点。基础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基础能力就缺少了扎根的土壤。夯实基础不等于简单重复,需要对知识模块进行简明的疏理,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初中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知识点较多,且分散在教材各册章节中。复习时,要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串成线,织成面。这正如寻找一粒珠子很困难,但如果将许多珠子串成珠链,就很容易由其中一粒珠子找到其他珠子。如《运动和力》,复习时先让学生梳理出“运动状态(变化)”与“受力”、“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力是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等知识结构中
5、的要素,然后,利用多媒体呈现知识结构图:7受力情况运动情况惯性定律牛顿定律不变静止匀速直线运动不受力平衡力(二力平衡条件)变化力是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非平衡力使“力引起运动状态变化”、“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和“二力平衡条件”三个重点的三条主要联系清晰、直观,也使“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惯性”这重点兼难点知识有所突破。再如“鉴别物质的探究活动”,是初中科学教学中体现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重要方面,因此,复习过程中在学生分析、交流的同时,教师一定要带领学生梳理出一般的流程:1、取样编号(一般样品少许于试管中)。2、鉴别依据:一般先考
6、虑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溶解性等),再考虑其化学性质。3、正确选择试剂(操作简单、现象明显不同)。4、注意混合物在鉴别时其他离子的干扰,注意所加试剂的量和先后顺序,前面的操作不能对后面操作造成负面影响。5、叙述要求:取样操作现象结论。最后通过精选题的练习来加深学生对所复习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弥补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和运用的不足,以提高科学复习课的高效性。二、知识梳理与习题训练相结合习题是训练同学们思维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载体,它能达到“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揭示规律、举一反三”能力训练的目的。我们在解题的过程中不能就题论题,要逐步提高理解和
7、分析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研究、变换、设计、创新、整合题“敏锐地接受知识并与已有知识结合、重组、转移、迁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理科考试的一种能力要求,也是现代人必备的一种基本素质。中考科学经常考查同学们接受新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联想、迁移、分析、重组,已达到获取知识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复习课中的练习则是为了技能向能力转化,侧重于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教师要精选一些综合性较强的习题供学生练习。课堂上,教师一边检查学生对知识的回顾,一边引导学生构建出所复习内容的知识结构,这样使复习知识的内容条理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根据
8、复习内容知识结构的条块化进行专题训练,强化学生对所复习知识的印象,以便快速、牢固地掌握。“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7看似简单,但一涉及知识应用,学生就会出现很多错误。因此,在进行知识梳理时,教师一定要注重“性质”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