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640860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8
《户口管制: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户口管制: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作者:刘正山) 取消户口管制制度,失去的只是“暂住证”,得到的却是整个社会的和谐。 ——题记 官方一张纸,待遇两重天。很多让人无奈的歧视,都源于户口管制制度。 11年前,我在《现行户籍制度改革刍议》(《当代管理研究》1996年第2期)一文说:“现行户籍制度带有浓厚的封建等级、种姓制度的色彩”。现在看来,这句话算是口下留情的。实际上,中国的户籍管制制度,就是一种等级制度、种姓制,是“贱民”制度。 中国的户籍管制制度,以公民不仅被分为城市和农村两等,而且城
2、市公民还被分为大中小不同等级,严格的等级制度,使得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人民成为在各方面都低于城市人口的世袭阶层,小城市的享受的经济待遇也没有中等城市的多,中等城市的没有大城市的享受的多。这是一种社会倒退。 我记得,以前,刚来北京的时候,我听说外地户口的人必须办理暂住证(每年缴纳数百元)。走在街上,可以发现,到处都是查暂住证的警察。据说,如果你没有暂住证,就会被警察抓住,送到昌平挖沙子,挣够路费之后,你被遣回原籍。 说说暂住证吧。按照普通老百姓的理解:一些人本来就不想“暂时”居住,而是要“长期”居住,凭
3、什么办理“暂住”证、收取暂住费用?一些人虽然暂时居住,为什么也要收取费用?一个城市,增加一口人,为什么比其他人多收费?他本来是这个国家的公民,已经是纳税人了,而公民所有的纳税,都是用来购买政府提供的基础设施、安全等等共用品的。既然如此,对公民收取暂住费等费用,无疑是额外收税。这不是从百姓口袋抢钱么? 这种制度,在各地都存在。人们对其积怨越来越深,终于,作为导火索,“外地人”孙志刚被派出所警察打死,激起全国人民的讨伐,收容制度废除了;暂住证的费用降下来了。但是,暂住证制度毕竟没有取消,户籍管制制度依然。尽管
4、,最近几年的改革,一些城市或者省,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登记制度。也就是说,本市或者本省不分农村和城市户口,可以迁移。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大多数城市,对于那些在本城市工作但是不拥有本城市户口证的人员,依然要求办理暂住证。以前,一张暂住证每年收取数百元钱,现在,据说只收取工本费,但是,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还有其它种种证件。那种根深蒂固的歧视,依然存在,继续风行。农民工人被公厕拒绝;非本地户口的孩子上学要交纳赞助费;外地户口的不能购买经济适用房.......我想,你可以理解,为什么某美女入深圳户籍,引起强烈的
5、反响;让失业居民去外地人开办的工厂做“厂长”会引起全国人民的唾骂。 今天,公安部官员说逐步解决城市有稳定职业流动人口户籍问题。其实,早在几年前,公安部有关官员就透露,公安部正在抓紧研究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并将逐步放宽大中城市户口迁移限制。但是,这项的进展一直很慢。在个别城市如北京,户口管制甚至更加严格,改革在退步。 我认为,即使建立有关方面所谓的那种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也远远不够。因为,它跟解放前的“封建社会”这个“万恶的旧社会”比,依然是落伍的
6、。1949年以前,百姓可以自由迁徙。农村的可以自由进入城市生活,城市的可以自由到农村生活,从来就没有人向他们收取暂住费用。毛泽东当初来北京闯荡的时候,谁向他收过暂住费?沈从文、丁玲等等北漂一族,都没有办任何的证件。他们可以自由流动,从湖南到北京,到上海,到江西,到陕西......... 有些思想守旧、喜欢拍脑瓜决策的人总是担心,放开户籍管制(即公民可以自由迁徙)之后,“将导致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所以,他们认为,“城市必须要具备这样的接纳能力。”特别是北京这样的城市,有关官员担心地说:“放开进京户口,北京的
7、住房、交通、教育、供水等方面都会出现更大困难。因而,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北京的户籍制度松动的可能性不大。”需要这样的担心吗?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吗?这样的想法太过幼稚。 人口(劳动力)的流动,并非洪水,也不是几道闸门可以挡住的;而且,人口流动,不会如某些人拍脑瓜想象的那样,会一涌而来。人口流动,从根本上受市场供求规律、竞争规律与价格规律的调节,农民是否进城、市民是否从一个城市迁移到另一个城市,同样会考虑机会成本、转移费用、比较利益以及自身的竞争能力,而不会如开闸的水库那样出现万流竞放的局面。开放伊始,人员的流动
8、量可能要大一些,但是,随着目标城市流入人口的增加,该城市的住房、就业岗位等开始变得紧张起来,也就是说供给开始小于需求,于是,房价开始上涨,就业竞争难度加大……。从而,边际效益出现递减,于是走向均衡。到达均衡点后,边际效益趋向负的,试图迁移入该城市的人口必然会比较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大小,而采取转向其他城市或其他的选择。迁入目标城市的人口对该城市功能的发挥、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