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615563
大小:3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8
《大学生轻生现象与生命教育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学生轻生现象与生命教育对策研究-高等教育学论文大学生轻生现象与生命教育对策研究李小红(牡丹江师范学院)大学生轻视生命和自杀的现象近年来在高校频发,高校应在分析影响因素的前提下,结合高校自身实际和社会价值观导向,把解决问题与加强生命教育结合起来,以期形成解决问题、关注大学生生命价值诉求、彰显大学生生命意义张力的良好机制,并通过有效的对策进行教育和引导,提升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动性。一大学生轻生现象(一)大学生轻视生命的现象1生命意识谈漠“生命意识是每一个现存的生命个体对自己生命的自觉认识,其中包括生存意识、安全意识和死亡意识等,它是人对生命体的一种感性与理性的认
2、识,具体地说是生命认识、生命情感和生命意志的统一体。”[1]华中科技大学陈志霞等人在2004年对1010名大学生自杀态度的调查表明:“有过轻生念头的学生占到被调查学生总数的10.7%。”[2]另外南京危机干预中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大学生自杀率为10万分之20,比全国自杀率高出一倍。”[3]2生命价值观功利化生命价值观是作为生命主体的个人对自身和社会的积极作用,而在部分大学生中,对自己和他人实行“双向”价值要求,既要求社会能够满足自己生命价值实现的要求,又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和认识社会。同时还有部分学生总是通过外在的物质享受来“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和质量,认为生命
3、的价值就是物质利益的实现和满足。在人际关系方面,表现出极强的社会性,觉得交朋友就是相互利用,其前提是视其在多大程度上符合自己的利益需求等。3道德责任感弱化道德责任感是人们践行道德规范的坚定意志。人不仅是自然存在和精神存在的统一,同时还表现为人的道德存在,即“在人的内心之中有着追求道德生活的渴求和冲动,而不能把人的道德看作是外部的加入”[4]。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弱化作为道德存在的一种消极表现方式,普遍表现为公交车上不给需要的人让座、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随地吐痰、浪费粮食、随意违反学校和社会规章制度等现象,更有甚者去伤害他人,这些行为正一步步地侵蚀着大学生的道德责任
4、感,使其责任意识弱化,行为失范。4不良生活方式日益严重部分大学生没有吃早餐的习惯,且多以油炸食品、饮料为主,主食方面多为肉类食品,而粗粮和水果的摄入偏少。在作息方面,经常熬夜,白天嗜睡,运动少、静坐时间长。同时还有部分学生抽烟、喝酒,特别是女生抽烟、喝酒的人数近年来逐渐增多。(二)大学生自杀现象[5]1大学生自杀现象的调查统计大学生自杀数据显示,2006年大学生自杀人数最多,之后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特别是近五年(2010~2014)来,明显呈下降趋势,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大学生自杀人数为150多起,其中男生65人,女生85人,各占比例为43.33%和56.67
5、%,且女生自杀人数高于男生。2大学生自杀原因分类通过对近五年来自杀现象的统计得知,大学生自杀的原因有感情问题、学习压力、厌世、就业压力、心理问题、毕业压力、身体疾病、与父母吵架、与室友关系不和、被怀疑偷窃、父母离异和离世、被强奸、体验死亡感觉、愚人节提出分手等15个方面。其中主要集中在感情问题、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心理问题和厌世等5个方面,所占比例分别为32%、31.33%、8%、7.33%和7.33%。3大学生自杀方式自杀方式有跳楼、上吊、服毒、服药、用刀自杀、跳河、跳桥、跳湖和跳崖等9个。其中多集中在跳楼、上吊、服药、用刀、服毒等方面,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5
6、.33%、14.67%、7.33%、8%、9.33%。4大学生自杀场所自杀的地点有宿舍、教学楼、租房、家里、湖、河、桥、崖、热水房、操场、自习室和招待所等12个,主要集中在宿舍和教学楼,所占比例分别为46%和42.67%。5大学生自杀的区域分布东部地区为71人,中部地区为57人,西部地区为22人。东部最为集中,依次为中部和西部,所占比例分别为47.33%、38%和14.67%。6大学生自杀的时间段大学生自杀主要集中在1月、3月、4月、5月,分别为28人、21人、19人、24人。上半年为105人,下半年为45人,所占比例分别为70%和30%。上半年自杀现象明显多
7、于下半年,且多集中在3~5月,下半年多集中在7~10月。二大学生轻生现象的影响因素(一)家庭因素1家庭结构的影响家庭结构对大学生生命观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家庭结构的变化和对子女的教育实现的,但其不利影响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如家庭暴力、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父母离异等事件的发生,给子女造成心理上的不良影响,导致对负性事件的认识发生偏差,并且可能形成持续的不良影响,最终对生命失去希望。2父母价值观的影响父母的价值观有其产生的历史原因,同时也是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特别是目前家庭教育中偏重对子女智力的教育,对子女学习的要求超出了自身的承受能力,使其失去了自
8、由学习和享受青春年华的空间。同时不重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