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药用动物体驯化养殖(1学时)

第十九章 药用动物体驯化养殖(1学时)

ID:12599720

大小:1.08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8-07-18

第十九章 药用动物体驯化养殖(1学时)_第1页
第十九章 药用动物体驯化养殖(1学时)_第2页
第十九章 药用动物体驯化养殖(1学时)_第3页
第十九章 药用动物体驯化养殖(1学时)_第4页
第十九章 药用动物体驯化养殖(1学时)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十九章 药用动物体驯化养殖(1学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九章药用动物的驯化养殖中国对野生动物的驯化养殖,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朔到商周时代,最初主要是一些比较温顺的易于捕捉和饲料较易取得的草食动物及部分杂食动物,如野鸡等。以后随着饲养经验的积累,以及对自然规律认识的不断提高,又开始驯养家畜、家禽、家蚕、蜜蜂、淡水鱼、昆虫等,清代开始养鹿。解放后,全国各地陆续建立了许多鹿场,饲养了大量的梅花鹿、马鹿、白唇鹿等供药用。药用动物人工驯化养殖技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1.饲养技术的发展:乌骨鸡等克服就巢性以提高产蛋量;土鳖、蝎、龟鳖等温室化饲养,打破休眠以加速生长发育等。鱼类和龟鳖类等混养以增

2、加经济效益;多层笼养鸟和网箱养鱼等高密度机械化饲养,以大幅度提高产量;2.饲料生产技术的发展:鱼类、鸟类和兽类的药用动物饲料已达到科学配比、颗粒化,特别是在对添加剂、加速生长的高效饲料等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3.繁育技术的发展在高等药用动物中繁殖新技术很多,如超数排卵、同期发情,人工授精、胚胎分割、胚胎移植等研究应用。利用外源激素调整动物家养条件下的内分泌情况、电刺激采精,发情鉴定和妊娠鉴定仪器的研制都有很大的进展。在良种繁育工作方面,根据不同目的,提纯复壮和杂交选育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驯化的概念驯化是将野生动物的自然繁殖过程变为

3、人工控制的过程,或者说是把野生动物培育家养动物的过程。通过驯化可以达到对野生动物的全面控制和再生产。驯化可有效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并给动物饲养、繁殖、疾病防治和产品采收等带来了很多方便。对野生动物的驯化是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一种特殊手段。第一节驯化的概念、理论与方法驯化是对动物行为的控制与运用,通过人工定向驯化,可降低动物的野性,使动物更加温顺,并按照人类要求的方向产生变异。野猪家猪驯化——动物完全丧失野性,与其祖先在遗传特征上有很大差别。驯养——动物未完全丧失野性。二者共同特点是经过训练,基本都能够服从主人的指令,因此,严格

4、地说:目前野生动物驯化的现状是:1.绝大多数野生动物未能驯化。2.已被人类驯化野生动物——家畜、家禽等3.驯养(半驯化)状态:——鹿、林麝等。野生动物驯化年代表(部分)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能够被人类驯化的野生动物大多是草食性、中小体型、性情较温顺的动物,那些始终不能被驯化的野生动物有一些共同特点,例如:1)肉食性,食量大——狮、虎、豹等。2)生长速度慢——一头象成年约需10年。3)性情:凶险型(熊)、容易受惊型(羚羊)、独居型等。贾雷德·戴蒙德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生理学教授。该书于1998年获得普利策奖以及英国科普书奖。然而,也有一

5、些性情凶残、肉食性的动物被人类驯化成了家畜,如狼狗,野猪家猪,野牛牛。由于驯化是改变天性的过程,一般要从幼龄动物开始驯化,通过长期的选育,才能改变动物的遗传属性,因此历史上人类驯化动物,往往都要耗费成百上千年。现代对野生动物的驯化进度虽然加快了,但是驯化成本依然很高,周期极长,因此,野生药用动物的养殖,基本上是处于驯养状态。关于野生动物驯化的争议:1.现实中的野生动物能否被驯化?驯化野生动物是否会威胁到物种的存在?小狼仍然“本性难移”,伤了人,《狼图腾》传递的观点似乎是狼不能被驯服,但科学家认为,现实中如果从小狼崽开始养,不排除个别被驯化

6、的可能性,毕竟特例总会存在。但狼不能被广泛驯服,这是自然规律,推及到其它野生动物,虽然经过人工养殖,仍会继续保留着其野生的本色,这有利于保持物种的多样性,不会威胁到该物种的生存。2.野生动物驯化的关键寻找“温顺基因”银狐,很难与人接近,饲养繁殖有一定难度,但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细胞及遗传学研究所,研究者选取出已经在农场饲养了几十代的银狐中最驯服的个体,以它们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再从子代中选取更驯服的个体再次杂交。如是再三,通过四代的人工选择,得到的个体已然能够像狗那样摇晃尾巴回应饲养人员;再过了两代,它们的行为更加像狗——会

7、对着主人嘀咕、呜咽,甚至是不停地舔主人的脸,对人类非常友好。西伯利亚细胞及遗传学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把银狐抱在怀里。现在,研究人员正试图将驯化行为与基因对应起来,每年都会从养殖场评估当年新出生的狐狸。对狐狸的活动进行拍摄和录音,然后对狐狸的DNA进行提取、分析和对比,研究人员认为,那些可以被驯化的狐狸的细胞中可能含有一种“温顺基因”,而如今他们正在寻找的就是这种基因,并正在研究如何使这种“温顺基因”能够世代相传。这种“温顺基因”能否转移到狮、虎等猛兽体内,对其进行驯化?二、动物驯化的基本原理和方式1.早期发育阶段的驯化:是驯化最重要的时期,利

8、用幼龄动物可塑性强的特点,进行人工驯化其效果普遍较好。产后30日龄以内未开眼的黄鼬,与母兽隔离而人工饲养,在开眼以后即接触人为环境,于是能很好地接受人工饲养管理。如仔兽在产后受母鼬哺乳的则往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