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物品视角下的异地高考制度.doc

公共物品视角下的异地高考制度.doc

ID:12587683

大小:140.2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7

公共物品视角下的异地高考制度.doc_第1页
公共物品视角下的异地高考制度.doc_第2页
公共物品视角下的异地高考制度.doc_第3页
公共物品视角下的异地高考制度.doc_第4页
公共物品视角下的异地高考制度.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共物品视角下的异地高考制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公共物品视角下的异地高考制度摘要本文将异地高考制度的供给视为一种公共物品,首先说明异地高考制度的产生原因,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及教育资源配置的无效率,其次分析政提供异地高考制度这一公共物品无效率的原因,即多利益集团博弈的存在,最后是本文的结论部分。关键词公共物品 二元经济结构 博弈  一、异地高考制度成因(一)流动人口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异地高考的本质是对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诉求,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部门。根据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一国的经济体分为农村的农业部门和城镇的工业化部门,在初期农村劳动力呈现无限供给状态,因此,城

2、市工业化部门只要提供能够维持基本生活开支的工资,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吸引到城市工业化部门。由于农村的劳动力供给是有限的,随着对农村劳动力需求不断增加与实际劳动力供给减缓,农村劳动力供给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这时,为了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城市部门就会提供更高的工资。流动人口即产生于二元经济结构中,大量闲置劳动力不断地被吸引到城市部门,进行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脱离户籍所在地——农村。未实行户籍改革前,这部分人仍然为农村户口,这部分人口的子女教育就陷入了两难:如果将子女交由户籍所在地的祖辈或其它亲人抚养,劳动力留在流入地劳动,就会导致大量的留守儿童,带来一系列社会、心理问题等

3、;如果劳动力将子女带在身边,由于利益集团的博弈,入学制度等,这部分人子女入学时将受到阻碍,农民工子女教育很多情况下不得不在高费用和低质量之间选择,特别是到了非义务教育阶段,由于之前规定的高考“户籍+学籍”报名制度,这些跟随子女不得不回到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也带来了课程适应等方面的问题。由此可见,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内生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我国长期以来的,以外来廉价劳动力为发展契机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了大量流动人口的存在,也引发了其子女教育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EB/OL].[2015-01-20].http://www.s

4、tats.gov.cn/tjsj/zxfb/201501/t20150120_671037.html.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即人户分离人口)2.98亿人,比上年末增加944万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53亿人,比上年末增加800万人。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70万人。可见,流动人口在我国总人口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解决这部分人口的子女教育问题,对于维持社会稳定,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政府公共职能的实现至关重要。(二)教育资源的配置无

5、效率异地高考制度的产生源于很关键的一点:教育资源的配置无效率。由于具有羊皮纸效应,高等教育将给受教育主体带来比较高的收益,同时具有较高的正外部性,我们做出这样一个假设:人们期望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获得更高的学历,继而获得更高的收益。同时,高等教育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高等教育资源集中的地区往往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等。不难发现,高等教育资源较为集中的地区往往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比较优质的教育资源,也集中了较多的流动人口。由于具有“洼地效应”,地区间教育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不断拉大,基础教育等也出现了明显的地区差异,一系列因素的作用带来了地区间差距的不断拉大,教育资源配置不断朝向畸

6、形发展。一方面为了自身经济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出于对子女的教育投资,人口(不仅包括为寻求更高工资的流动人口,也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精英群体”)不断向教育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流动,随之而来的便是对异地高考的迫切需求。由此可见,教育资源配置的无效率是催生异地高考制度的重要因素,同时,对高质量教育资源的大量需求也是对异地高考制度产生的催化剂。从目前中国的情况看,异地高考制度是需求引致的公共物品供给,是在矛盾大量集中的情况下产生的,及时提供异地高考制度这一公共物品是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三)异地高考制度发展进程1.异地高考制度发端早在2012年,国务院就颁布了《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

7、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权得以公平实现,推动教育公平向纵深发展,维护社会的和谐稳。2014年两会期间,教育部发表声明,要求各地政府在10个月内出台“异地高考”的相关政策,随后,全国共有30个省市相继放开异地高考制度,具体规定见附录。总的来说,异地高考制度的放开是实现随迁子女入学的合理诉求,然而,我国的异地高考制度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异地高考制度很有可能只是“换汤不换药”,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