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a大调钢琴协奏曲》(k )诠释分析

莫扎特《a大调钢琴协奏曲》(k )诠释分析

ID:12580635

大小:491.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7-17

莫扎特《a大调钢琴协奏曲》(k )诠释分析_第1页
莫扎特《a大调钢琴协奏曲》(k )诠释分析_第2页
莫扎特《a大调钢琴协奏曲》(k )诠释分析_第3页
莫扎特《a大调钢琴协奏曲》(k )诠释分析_第4页
莫扎特《a大调钢琴协奏曲》(k )诠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莫扎特《a大调钢琴协奏曲》(k )诠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莫扎特《A大调钢琴协奏曲》(K488)诠释分析-音乐论文莫扎特《A大调钢琴协奏曲》(K莫扎特《A大调钢琴协奏曲》(K488)诠释分析-音乐论文莫扎特《A大调钢琴协奏曲》(K莫扎特《A大调钢琴协奏曲》(K488)诠释分析-音乐论文莫扎特《A大调钢琴协奏曲》(K莫扎特《A大调钢琴协奏曲》(K488)诠释分析-音乐论文莫扎特《A大调钢琴协奏曲》(K488)诠释分析古典音乐时代,莫扎特将钢琴协奏曲这一器乐体裁形式,发展到了一个顶峰。他通过自己的创作,确立了古典协奏曲的基本样式:快-慢-快的三乐章结构;且第一乐章采

2、用具有双呈示部的奏鸣曲式;在协奏曲中加入独奏乐器的华彩乐段。莫扎特一生共创作了27首钢琴协奏曲,“在莫扎特所有27首钢琴协奏曲里,至少有十首以上的精品。他们是成熟时期古典风格的典范之作,达到了罕有的主观与客观、内容与形式、独奏与乐队、色彩与结构之间的全面平衡。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是协奏曲这种体裁的巅峰,后人无法超越,即便是贝多芬也仅仅是在规模上超出。仅是一个技术要点,比如木管乐器与独奏家之间的对答和交织,后来没有任何人达到过莫扎特钢琴协奏曲中那样多样与丰富的境地”[2]。莫扎特的协奏曲创作也是经历了一个逐渐

3、成熟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可以称之为探索阶段,前十首钢琴协奏曲为这一时期的作品。其中改编其他作曲家作品的有四首,后来在萨尔茨堡还创作过六首,作品分别为:K37、K39、K40、K41、K175、K238、K242、K246、K271、K365;定居维也纳之后,是他协奏曲创作逐渐走向成熟,并最后达到顶峰的一个阶段,可以看作是他创作的第二个阶段,余下的十七首都可以算在这一时期之内,每一部作品都是作曲家对这种器乐体裁形式所做的探索与创新。其中《A大调第二十三钢琴协奏曲》创作于1786年,虽不是莫

4、扎特钢琴协奏曲中的巅峰之作,但是这时的创作已经进入莫扎特协奏曲创作的成熟阶段,从音乐形式上看,已经具备古典协奏曲的成熟样式。维也纳时期不仅是莫扎特音乐创作的辉煌时期,也使他感受到了生存的压力。为了生活,作曲家也需要迎合听众的口味。莫扎特曾这样评价,“这些协奏曲是一种难度适中的作品,介于艰深与浅易之间。他们是漂亮的,入耳动听,自然而不空洞。其中不时出现一些段落,既能够让美食家觉得过瘾,而外行人也不会无动于衷,尽管他们并不知其所以然。”[3]这就是为什么听众在听莫扎特音乐,哪怕是协奏曲这一比较复杂的器乐曲时,

5、也会觉得乐思简洁明了,使人有非常亲切的感觉。莫扎特真正做到了使作品达到雅俗共赏的程度。本文通过对莫扎特第23号《钢琴协奏曲》这部作品进行分析,提出笔者对此曲的诠释观点,希望此文可供演奏、教学、研究与欣赏之用。A大调钢琴协奏曲》采用的是典型的快-慢-快的三乐章结构形式。18世纪中后期,奏鸣曲式思维开始侵入音乐的所有类型里,包括协奏曲。第一乐章为:双呈示部的奏鸣曲式;第二乐章为复三部曲式;第三乐章为回旋奏鸣曲式。并且莫扎特在乐队中加强了管乐的应用,丰富了乐队的音响。莫扎特在给友人的信中写到:“K.488的乐队

6、需要两只单簧管,……如果找不到单簧管,可用小提琴和中提琴代之。”一、《A大调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1.乐曲概述A大调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结构为具有双呈示部的奏鸣曲式。第一呈示部由乐队演奏,到第二呈示部的时候,钢琴出现,并与乐队一起演奏。本节将概略解析乐曲结构,各部说明,如表1:2.结构分析及演奏诠释(1)第一呈示部乐曲首先由乐队弦乐组奏出主部主题。二分音符E音下行四度音程,紧接着附点四分音符接八分音符,推动音乐以四分音符下行音阶式音型进行到E音,音符时值开始变小,节奏逐渐变密集,给旋律以进一步发展的动力。音

7、乐以A大调的属音(E)开始,又进行到属音,开篇就点明了调性。第九小节由管乐组第二次奏出第一呈示部的主部主题,性格温暖润泽、典雅宁静。音色上管乐组与弦乐组形成对比,使听众对呈示部主题加深印象。13小节管乐组与乐队齐奏,形成对比,极大丰富了全奏部分的音响效果。全曲以A大调主和弦进入,在主部主题快要结束时采用阻碍终止的和声进行,既收束了主体,又提供了音乐进一步发展的内在和声动力。在全曲开始之处,莫扎特使用了“低音声部”(ColBasso)这样的标记[1],通常独奏者被要求弹奏通奏低音声部。但是通常认为,1775

8、年之后,在钢琴协奏曲中由钢琴来弹奏通奏低音的现象是不常见的。18小节进入连接部,和声一开始稳固在主调上,随着节奏型的逐渐紧密,动力性不断加强,在连接部的尾部经过几个经过的主调下属四六和弦,将调式转入属调E大调,引出建立在E大调之上的第一呈示部副部主题。30小节第一呈示部副部进入。副部主题是将31、32两小节,这一乐思进行了四次模进与变化模进,节奏逐渐紧缩,形成的复乐段结构。同样,副部主题乐队演奏了两次,第一次由弦乐器组进行全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